所以才会有长寿者。
张亮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确实是和关内有一些不一样。
气候十分的干燥,冬天却也是异常的寒冷,估计淮南等地的人,都忍受不了这里的寒冷。
大唐对于突厥、吐蕃、东瀛三地的治理,都在慢慢地跟进。
在李世民的桌子上,一直都摆放着这三个地方的疆域图,以及各种消息文书、密信等。
大唐境内的盛世,只需要按照五年规划去完成就可以了。
而大唐关外的盛世,自然是想要什么样的盛世,就去缔造一个什么样的盛世。
李世民坐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坐了很久,直到日头偏西,陈平安随着郭安走了进来,才放下了手中的文书。
直接起身,走到了旁边的偏殿。
郭安见此,连忙引着陈平安走到了旁边的偏殿,又拿出了青茶茶叶。
李世民挥挥手,郭安就连忙躬身退下了。
“月亮城已经建起来了。”李世民亲自动手泡茶,一边泡着茶,一边说道。
陈平安也打着下手,帮着忙。
“西北有月亮城,东南有琼州,西南、东北还差两个重城,就可以凑齐东西南北四大边关重镇。”陈平安道。
李世民倒掉了第一道洗茶水,说道:“东北的营州,西南的昆州这两座重城,会建立起来的。”
“月亮城靠近吐蕃北地,昆州靠近吐蕃南地,一南一北,也可分化吐蕃。”
陈平安道:“如此一来,关内可稳几十年。”
李世民道:“几十年还是太短了。”
陈平安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心难测,如今,大唐能够让他们从饥寒交迫之中,有一口吃的,还能够有一个避寒的房屋住着。”
“再过几十年,月亮城发展起来,有了十万以上的人口。”
“到时候,必定会为了土地资源、粮食、生活物资等产生矛盾,到最后,矛盾激化,就可能生起祸端。”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谁敢闹,杀谁。”
其实,也就是一句气话。
到了那时候,杀肯定是要杀的,但是闹起来,也是必然,不可能完全阻止的了。
毕竟,人吃饱了,就会胡思乱想,就会生出更大的野心。
李世民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给陈平安倒了一杯。
这若是被长孙无忌等人看到了,估计要酸死。
他们也不是没有喝过李世民亲自泡的茶,但是不会像是陈平安这样,喝的次数比他们还多,都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并且还会不慌不忙、一点儿也不激动,不紧张地给李世民打着下手。
以前,李世民不过是天策上将的时候,他们还会稍加尊敬,而大多时候,天策上将还要礼贤下士,对他们客客气气的。
而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之后,也就不一样了。
他们要对李世民客客气气,尊敬无比,不敢有一点儿失礼之处。
“记得上一次,你讲过千年之后的商业模式,其中就有什么小农经济,也有什么资本、消费者、企业家、品牌效应等。”
“朕想要听一听,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全民消费。”
李世民换了个话题。
陈平安也不想继续吐蕃这个话题,用李世民的心思来说,就是谁敢闹,杀谁,除此之外,也没其他能够镇压那些野心勃勃的人。
“陛下,所谓消费者自然是就是买方,也就是花钱买东西的那一方,因为他们花了钱,所以就是消费了钱财,也就称之为消费者。”
“大多数时候,消费者会直接进入他们最熟悉的店铺购买商品,因为他们会认可这些商铺的商号,下意识就觉得这些商号的货物质量好,甚至是因为这些商号的商铺里面的商品非常昂贵,做工、用料也都很好,就有面子等等。”
“这个就是品牌效应,所以品牌的出现,是区分消费者是否富裕的一个尺子。”
“原来交通不发达,大家粮食自给自足,工具家具自己造,所有人都是生产者。即使存在社会分工,大家的产出也都非常低,没什么剩余产品,拿去从事商业。”
“而且交通非常的差,不少地方没有桥,想要过河,都必须绕路,到达水位非常低的地方,趟过去,再前往其他地方。”
“出一趟远门,还会遇上山匪拦路抢劫,运气好一点儿,也就舍了财免了灾,运气不好,人财两空,所以这时候的运输成本很高,也就只有比较轻、容易保存的时间长一些、价格还要非常高的商品才会流通。”
“这也就是为何有这一句口号,想要富,先修路了。”
“路不通,商贾也比较少的情况下,大家也都是自给自足,看起来也能保证饿不死。”
“但是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是不利于发展的。”
“时间是一直往前的,不会倒退回去,那么发展也是一样,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都不同。”
“这其实也是发展的标志,所以就需要促进发展,那么,如何促进发展呢?”
“唯一的方式就是让百姓们慢慢地从自给自足到生产、消费相结合。”
“南方的水果可以卖到北方,北方的苹果可以卖到南方。”
“东海的闲鱼可以卖到关中,关中的羊肉也可以卖到东海之滨。”
“这时候,百姓们会发现,他其实可以提高一下生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持全家的温饱,还能存下一点儿钱,买上几匹布,缝制几件衣服。”
“若是再努力一下,甚至是还能给自己垒起来一套四个厢房的屋子。”
“要是全家人都能有活儿干,都能够努力一下,说不得,还会垒起来全村最好的宅院,成为村上的第一个富起来的人家。”
“如此,有了村中的首富,就有了乡上的首富,也会有着县城之首富,州城之首富……。”
“富起来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也就养得起更多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多了,到了最后,也会分个家,也要想办法养自己一大家子。”
“这时候,若是教育也能发展起来,成为国之大才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普普通通的人会更多。”
“如此一来,大唐的这一层,永远会有劳动力,会有生产者,再往上,都是消费者。”
“若是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了,生产者也会是消费者。”
“到了那时候,就是全民消费了。”
“这才是真正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