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204章 人口普查的数据,如何刮掉流民之病症?

第204章 人口普查的数据,如何刮掉流民之病症?(1 / 2)

贞观七年。

    经过了六年坚持实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还有几年的剿匪。

    在春耕之际。

    李世民下令的京察天下,也有了一个汇总数据。

    大唐有民三百万余户,共一千六百万余人口。

    可是,根据万年县官吏们的调查,仅仅是一个万年县就有起码三成以上的百姓是以隐户,流·氓的形式存在于长安。

    这些人,也就是所谓的黑·户。

    因为他们没有土地可以落户,也没有身份能支撑着他们在各地落户。

    大唐为了能够安稳突厥,施行了移民政策。

    所以,只要是突厥的胡商们能够缴纳一笔钱,买下一块地,买下宅院,缴纳足额赋税,就可以在大唐落户。

    从此之后,成为大唐的子民。

    可以在大唐之地建立私人厂房,又或者是租赁土地,成为一个佃主。

    至于越来越多的从山中举家搬迁出来的黑户们,各地官吏是腾不出地儿来安置的。

    可是,千年之后,这一片大地可以养出十三亿人口。

    如今却养不了一千万余人口吗?

    不是的。

    这些黑户其实也是各地故意而为之,毕竟,他们落户之后,就会多了一批子民,也会多出一批赋税,若是收不上来那么多的赋税。

    当地的官吏们是要承担后果的,而为了不必承担这种后果,再加上,也确实是没有那么多的耕地来让他们落户。

如此一来,黑·户越来越多。

    要不是这几年,各地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身为良民的农户可以参与以工代赈,获得工资。

    而那些黑·户,就可以成为短工、长工,去给佃主们种地。

    佃主们也就不必承担这一部分的赋税,还能给出最低的工价,完成春种秋收。

    长久下去,官府体系越来越庞大,而纳税人口却不见增涨,甚至是在减少,官府的收入就会减少。

    同时,因为没钱,官府提供给百姓的保护也就越来越少。

    这也是为何,府兵制到了最后不得不被废除的原因之一,因为黑户们是不必参与府兵制的,征兵的名单上根本就没有这些人。

    他们成了佃主的长工,成了权贵们的曲部。

    他们付出的劳动价值,最后只是给佃主们、权贵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而最后承担百万黑·户的粮食,生活环境的,就只有大唐朝廷。

    也就是说,最后还是大唐皇帝扛下了所有。

    陈平安在见到这个数据之后,脑海里面就浮现了前世看到的不少帖子。

    其中就讨论过,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以及形成的原因。

    也讨论过,隋唐时期统计的人口数据,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然后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想要使得大唐兴盛,仅仅是闷头发展科技,还是不够的。

    虽然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纺织机,再加上水力车,甚至是可以做出全自动机械纺织机出来。

但是不解决大唐制度上存在的诸多缺点,不解决劳动力只为富商、权贵创造劳动价值所得,而朝廷承担着所有。

    那么,科技的发展到了最后,也不过是泡影一样,随着大唐国祚的倾覆而倾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陈平安不得不用三天的时间,根据京察天下得到的数据,还有前世看到的那些帖子,写一份万字奏疏。

    要阐明黑·户存在的原因,以及这些不增登记造册的流·氓的源头。

    接着,就是大篇幅地分析和讲述,流·氓对于大唐的兴盛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

    其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大唐将会拥有百万劳动力,若是解决的不好,大唐从此之后,就要入不敷出。

    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黑户,有着越来越多的不必缴纳赋税,不必参与府兵制。

    他们张张嘴,却能吃掉大唐四分之一的官粮。

    李世民看过奏疏之后长久默不作声,本以为如今打败了突厥,击退了吐蕃,又让四夷臣服,大唐就能够迎来一个盛世。

    可是,依然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也有各种各样的拦路石,阻挡着他带着大唐走向兴盛的路。

    作为马上帝王。

    李世民很清楚曲部是什么。

    这就是一群忠心耿耿的死士。

    李家就有着很多这样的曲部,才会在当初,有底气举起大旗,直取长安。

    所以,若是这些流·氓成为了权贵们的曲部,而不登记造册,不落籍落户。

    那对于大唐朝廷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陈平安的奏折,将大唐社会一个毒瘤用刀子切开,血淋淋的展现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若是没有这一次的京察天下,这个毒瘤可能还会持续存在。

    直到某一天,爆发出来。

    如今,不过是贞观六年,发现的时间比较早,君明臣贤,大家也能够帮助李世民来刮掉这个毒瘤。

    若是等到以后再发现,便是病入膏肓了。

    到了那时候。

    李世民想要刮掉毒瘤,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

    毕竟,权贵们已经吃到嘴的利益,是不太可能吐出来的。

    李世民就可能要和权贵们为敌。

    毕竟,流民的存在,更大的是损失了他这位大唐帝王的利益。

    “岂敢如此!”

    李世民是真的气愤,差一点儿就要掀桌子了。

    地方上的官吏们的所作所为,真的让李世民有一些寒心。

    好在,他还有一个陈平安。

    “陛下息怒!”

    “这一次的京察天下,还是有着大用处的。”

    “上一次,臣也说过,需要人去开发岭南,开发交趾,不能让东南那等雨水丰沛之地,白白浪费了。”

“这些个流民其实比突厥之民、吐蕃之民等,还要更适合开发岭南。”

    所以,有一些事情,其实可以用正反的思维去看待。

    它看起来可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但是反之,却又是一件好事儿。

    李世民听了陈平安的话,这怒气才减弱了一些。

    但是,他还是对地方上的官吏不作为,甚至是不向着大唐国祚,只顾自身利益而耿耿于怀。

    大唐境内就真的没有土地可以安置流民吗?

    呵呵。

    这不是当地的官吏们不想安置,而是名门需要这些流民,是权贵们需要这些流民,是那些世家大族需要这些流民,是富商们、佃主、乡绅等需要这些流民。

    没有这些流民,又去哪里找免费的苦力呢?

    没有这些流民,又怎么置办工厂,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拥有很多商品呢?

    若不是京察天下的时候,查出来了一些流民。

    若不是魏徵掌握着御史台,左右肃政御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要不是大唐邸报养出来那些个清流,养出来一些想要扬名的学子。

    繁华昌盛的大唐表面之下,还有着这么多的藏污纳垢呢!

    陈平安也庆幸,魏徵掌握着的御史台,如今还能够承担起御史台的责任。

    很难想象,若是以后,御史台没了魏中丞,会成为什么样子。

    李世民是真的气。

天光初破,金色的阳光透过紫禁城的琉璃瓦,斑驳地洒在巍峨的太极殿前。

    李世民身披龙袍,头戴冕旒,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沉如水。

    今日早朝,气氛异常凝重。

    朝臣们皆知,皇帝近日为流民之事忧心忡忡,但谁也没料到,这事情会严重到如此地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一位年迈的官员颤颤巍巍地出列,双手奉上一份奏折。

    李世民接过奏折,轻轻翻开,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奏折上赫然写着:“全国流民已达百万之众,尚未妥善安置,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百万流民?”李世民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怒,“朕每日殚精竭虑,为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今竟有百万流民无家可归?”

    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

    众臣皆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民部尚书段纶何在?”李世民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民部尚书段纶出列,额头已经渗出了冷汗,“臣……臣有罪。臣未能及时察觉此等严重之事,更未能妥善解决,请陛下责罚。”

    “责罚?”李世民冷笑一声,“责罚你又有何用?百万流民,他们的苦难,你能代替他们承受吗?”

最新小说: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你出轨在先,我离婚你哭什么 心匣[刑侦]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穿成哥儿下一秒 0852 软骨 长城守夜人,签到八十年,人族当兴 霸总特助拒绝007 重生后我成了前任的小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