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唯美 > 贞观公务员 > 第74章 三年整顿,五年规划

第74章 三年整顿,五年规划(2 / 2)

    “尚药局的侍御医们也有言,长此以往,可形成邪气,人若处之,长此以往便会邪气入体,侵入肺部,易得肺痨等疾病。”

“如今,长安城之人口每日益增,长此以往,便是人山人海,小小京师,可容纳百万之众乎?”

    “且不论,人员众多之后,又该如何保障民生,让京师之百万百姓可日日有粮食、有盐、有水?”

    “刘卿之奏,看似只因为京师乱杂,实则关乎于我朝皇都之基石!”

    “诸卿可有何法,能解此局?”

    李世民没有把陈平安所写的五年规划拿出来,和高士廉等人商讨,而是选择自己亲力亲为。

    他的第一个谋划,那就是采用陈平安的建言,对皇都进行一次大规模整顿。

    李世民还记得陈平安当初有言,下一位帝王,因为京师百万人口之众,导致粮食运送不及时,以至于被迫迁都,缓解长安城百万人口的压力。

    这么做的后果,影响也非常大。

    以至于后来的帝王又迁都回到了长安城。

    若不想动摇国本,那就必须在他登基之处,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把东西两市划分出去,缓解京师的压力。

    同时,推行城镇化建设,让长安周边的都城也能繁华起来,也能减轻陈平安所说的虹吸效应。

    区区一座长安城,直接容纳了大唐近乎百万之众,只是一个数字,就能够让李世民想象得到,那时候的长安城该是多么的拥挤。

    大臣们也有一些意外,不是没什么国事可交流的,大家都各司其职,坚持休养生息了嘛?

    怎么,突然就要整顿京师了呢?

    李靖、萧瑀、李道宗等人才回到京师,参与朝政,还不太了解。

    而高士廉、长孙无忌等人,很快就想到了,真正提出这个建言的人,并不是刘林甫的这一本上疏,很大可能就是那位少年英才陈平安。

    有人已经瞄着站在文官那边,还是比较靠后,属于五品官员的位置的陈平安。

而陈平安却只是拢着手,站在那里,神色平静。

    “陛下,臣上奏。”也就在这时候,马周站出来了。

    这位被陈平安举荐,如今已经是工部侍郎,兼任将作监少监,也经常被李世民召见问政之近臣。

    李世民道:“准奏。”

    马周奏道:“陛下,臣建言,京师城内应当减少马车通行,而是以人力车为主,其次,应当立下规定,马车、人力车等一左一右通行。”

    “以西为下行,东为上行,左方为下行,右方为上行,如此相对而行,可避免横冲直撞、因混乱出行而产生意外。”

    “于东西两市,臣以为,凡涉及胡商之列,皆可设置于外,以防城内人员混杂。”

    陈平安原本继续当个安静的美男子来着,听到马周的建言,微微抬起头,真的有点儿意外。

    马周的西为下行,东为上行,这不就是靠右行走嘛。

    陈平安不免有些佩服,古人只不过是因为大环境下的教育问题,导致眼界可能不是很高,但是他们的思维绝对比较高,也就是有着大智慧。

    靠右行走这一点,陈平安都忽视了。

    却不想,马周能第一时间想到这个点,也算是有着大智慧了。

    佩服。

最新小说: 熟男俗女 半岛检察官:这份荣光我不会独享 官途之红袖飘香 脱单 吾以吾身镇万诡 吾家阿囡 嗜甜(强取豪夺H) 陷落春日 我在斗罗卖罐子 道诡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