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么去买,要么就在城墙前的告示栏上看。
“没有啊?”
“没看到赵王的新书。”
“不过,我看到了另外一个小说,叫做大唐西域记?”
“是……是玄奘法师所写。”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同时,买到报纸的学子们也是一样,众说纷纭。
因为如今官学之中有了地理一科。
官学要等到明年才正式开始实行,所以,很多学子也都开始了解相关的知识点。
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份来自于书局那边拓印的世界地图。
“阿耆尼国?”
“看起描述,似乎就在西域吧?”
学子们看着大唐西域记之中记载的五个国度。
纷纷猜测,这些地方在哪里。
李治也拿着大唐邸报,来到了陈云烨的身边,坐下来,问道:“你知道阿耆尼国吗?”
陈云烨点点头,回道:“知道,在西域腹地,以前的高昌国旧址,那里的子民们已经搬迁到了河套之地。”
“玄奘法师是贞观三年开始出发,到了阿耆尼国的时候,应该是贞观四年左右。”
“贞观二年,天可汗下令北征,大唐打败了突厥。”
“贞观三年,突厥俯首臣称,大唐这时候已经对西域之地有了控制权。”
“贞观三年年关,贞观四年年初的大朝会,高昌国还派遣了使臣前来大唐。”
“那时候,阿耆尼国即将被高昌国攻占。”
“再后来,就没有阿耆尼国,西域之地的尺寸小国,也都慢慢地被吞并。”
“等到大唐开启了移民之策,又在后来,打败了吐蕃、吐谷浑等,建立了安西都护府,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上面的国度,都慢慢地不存在了。”
李治听完,行叉手礼道:“受教了。”
原来如此。
他看着大唐邸报上面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描述的那五个国度,脑海里面却没什么印象。
“不过,话说起来,我还以为玄奘法师会在大唐邸报上面发表他从天竺那边所取得的大乘佛法呢。”
“话说,这大乘佛法会是什么?”
“看佛门那边,似乎很看重玄奘法师从天竺那边取得的大乘佛法。”
李治随口问道。
陈云烨回道:“万法归宗,不管是小乘佛法也好,还是这大乘佛法也罢。”
“佛门的理念,终究还是离不开佛门的那些清规戒律。”
“若是这大乘佛法真的能够超度世人,让以后之人,人人都能往生极乐,人人都能无病无灾,你信吗?”
李治摇摇头,说道:“某不信!”
“若是真能超度世人,那这世上的人岂不是没了七情六欲,人心复杂,不管是谁,都有着自己的心思,千人千面。”
“只要是存在着七情六欲,就会有争斗,也会有杀戮。”
“仅仅是以大乘佛法来超度世人、感化世人,根本就洗不清恶人身上的罪孽。”
“杀人偿命,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
“不能因为他杀了人,然后放下了屠刀,就能判定他就是一个好人了。”
“这是对冤死之人最大的不敬!”
陈云烨点了点头。
“不错。”
“佛门劝人放下屠刀,却又说种因得因、种果得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这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
“佛门连自己到底该怎么超度世人都不明白,上一次的水陆法会,更是空话一堆,让人无法相信他们的佛学。”
李治见到陈云烨似乎认同他的观点,顿时心下一喜。
“对啊。”
“所以说,玄奘法师若是在大唐邸报上面发表大乘佛法,我第一个看不起他。”
“还要上奏,请求太子殿下除去玄奘法师于大唐邸报发表大乘佛法之权。”
“这大唐邸报可不是佛门的。”
“不过,没有想到的是,玄奘法师竟然发表了大唐西域记,仅仅是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如此这般,倒是也能让天下学子们多多了解西域和西方。”
陈云烨道:“玄奘法师算得上是真正的得道高僧,这样的人,心中才有着真正的佛。”
“所以,他可能也看得出来,仅仅是在大唐邸报上面发表大乘佛法,是不可行的。”
“想要让佛门得到世人的认可,那就必须要能够给世人带来好处。”
李治一听,连忙问道:“云烨兄,你觉得佛门应该如何给世人带来好处?”
陈云烨笑着道:“那自然是有求必应咯。”
李治听了,哈哈笑起来。
“好一个有求必应!”
……
“好一个大唐西域记!”
“看起来,玄奘法师是在描写自己一路西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实际上,是在提高佛门的声誉。”
“看看这一路上,阿耆尼国这些国王对他都是礼遇,就仿佛他乃是得道高僧一样。”
“哼,实际上,这不过是因为大唐打败了突厥,强盛无比。”
“不然,玄奘法师区区一个和尚,想要得到这些国王的礼遇?”
“他们都信佛吗?”
“不过,一部大唐西域记倒是也给世人开拓了视野,也给天下学子们一些灵感。”
“写小说,并不一定是侠义、江湖,也不一定是神鬼妖魔,还可以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就如玄奘法师一样,一路西行到达天竺,沿途的这些国度的风土人情。”
“说不得,还能选入官学六科之一的地理教本之中。”
高士廉看完了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之后,又是有一些不屑,却又有一些推崇。
毕竟,他觉得玄奘法师能够被那些国王礼遇,乃是因为大唐天可汗的威望。
却又被玄奘法师这种一人独行,前往万里之外的天竺,往来十一年之久,终于取得了大乘佛法,这种大毅力所佩服。
长孙无忌说道:“赵王所写的封神榜,最后就出现了所谓的西方教,也就是佛门。”
“似乎是也给佛门留了一线生机。”
“现如今看起来,也是有意而为之,给某得感觉就是,那赵王似乎早就知道玄奘法师会从天竺回来,并且写出了这大唐西域记。”
高士廉想了想,也表示赞同。
“以前在那将作监之时,某和那赵王一起共事,倒是对其人有所了解。”
“这些年,你我也分析了赵王的言行举止,或许,他从小于那些师父的教诲之下,和普通世人有着很大区别吧。”
高士廉很想说,世人多如污泥,而陈平安犹如皓月。
陈平安的那一份洒脱、自在逍遥、赤子之心,不追名逐利,却又在意吃穿用度,能喊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却又能挽起裤腿,下地挖土豆。
出身金陵陈家,也算是世家大族子弟,身上却没有世家大族子弟的那种傲骨,又或者是说,那种自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