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烨确实也是心有余悸。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意外。
以前虽然也有外出,一直跟着陈平安,又或者是跟着阿娘等人,身边的护卫也比较多。
谁能想到,这一次就出现了意外呢?
陈云烨明白阿耶在想办法安慰他。
担心他的心中会因此而留下什么不愉快。
陈云烨也是尽量让自己不去回想那一幕。
他本把李治护在身后,然后于刺客悄然摸上来,想要行刺之时,凭借和张超等人平日里的对练。
最后卸掉了刺客的匕首,把刺客反扣在地上。
不曾想,当时有一些着急了。
没有想到刺客可能会吞下毒药自杀。
等看到刺客脸色不对劲儿,口吐白沫的时候,已经晚了。
被他压在身下的刺客就这么死了。
其实,刺客也没想到,他们谋划了几年,跟踪了几年,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么个机会。
结果却还是失败了。
十二岁的少年竟然有着不俗的武力。
谁又能想到呢?
包括李治等人都没能想到。
尉迟宝琳、高审行等那都是凭借着平日里打过架,也知道一些打架的手段,在那搞偷袭,帮护卫拦住刺客。
而陈云烨的手段明显比他们要好太多了。
也正是因为他把那刺客给反扣在身下,最后死了。
其他的刺客似乎也看清楚了形势,直接自杀。
没有一丝的犹豫。
原来,慌乱逃跑的人群,那个看起来瘦弱而又有一些矮小的人,才是真正的刺客!
更是这一次的刺杀之中最重要的人。
但是,刺客们也没有预料到,十二岁的陈云烨跟着张超等天策军的老兵们学过。
并且,他的力气也不小。
不然真的不一定能够把刺客给反扣在地上。
陈平安尽量地安抚着陈云烨。
这件事情。
也没有瞒着的必要。
梨园那么多人都是知情者。
他们肯定会把这事儿传出去。
李世民也没打算瞒着。
“快让我看看!”
敬晓月听完陈平安简单的讲述,直接腾的起身,上前拉着陈云烨,看他身上可有受伤。
陈云烨连忙解释道:“阿娘,没事,孩儿也是练过的。”
敬晓月看了看,这才松了一口气。
却又有一些后怕不已。
陈平安开口道:“这事儿,陛下已经下令彻查。”
“好在,云烨小时候就跟着张叔等人打熬身体,练习武艺,学了防身之术。”
“不然,这一次还真的不好说。”
长乐公主在一旁,说道:“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盛世,有一些宵小之辈,竟然还是死性不改!”
敬晓月在心中已经把那幕后主使给骂了一百遍了。
天杀的。
黑了心的。
竟然还想着动手。
她的夫君陈平安这些年来,为了大唐盛世,可以说,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要是没有陈平安。
大唐还能有这样一个盛世?
百姓们不比出县城,就可以知晓天下事?
那些学子们,读书人能够用上最好的纸张,能够用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书籍?
天下百姓们能够吃饱饭?
土豆和玉米,那都是她的夫君从山中带出来的!
要不是有着土豆和玉米,能够养得活现在这四千万余人?
敬晓月也恨不得把那些人给拉去菜市场,然后来一个斩首示众。
陈平安安慰道:“世事无常,有一些人,为了一己私欲,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
敬晓月等人也只能是叹了一口气。
要说更气的人。
那还是长孙冲和高阳公主。
两个人的婚礼,却出现了这般意外。
风头被抢了不说。
这大喜的日子,却有刺客行刺李治和陈云烨等人。
简直就是补一个不怎么好的兆头。
“天杀的刺客!”
“实在是太可恨了!”
将作监那边,是人人共愤啊!
陈平安可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师,陈云烨那就是圣师之子,算得上是他们的师弟呢!
等到陈云烨在国子监求学之后。
很有可能也会来到将作监。
前不久,陈云烨还用显微镜发现了水中的微生物。
这就说明,陈云烨对于这种实验很感兴趣,而不是去参加科举考试,然后成为官吏。
圣师后继有人。
他们也很高兴啊!
谁知道,竟然有刺客刺杀圣师之子。
将作监的人都气愤不已。
大唐盛世乃是圣师一手缔造。
尔等坐享清福,还不感恩戴德,还要对圣师之子出手。
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戴胄的压力比较大。
太平了这么多年。
又有刺客冒出来了。
行刺的人还不简单。
李世民虽然没有给他一个期限,但是盯着此事的人很多。
不管是高审行等人的阿耶,还是其他的官吏,还有那位赵王陈平安。
此事必然有一个说法。
不然,他这个大理寺卿的名声都要受到影响了。
可是,给他的线索不多。
不太好查。
最后还是有人点醒了他。
这一次的刺客的目标,无外乎就两个人。
那就顺着这个线索去调查。
他们既然找到了这个机会。
也一直跟踪了很长时间。
那他们就在这京师活动过。
首先就要调查出来,他们在京师的住处。
再然后,通过这一点,查出他们来自于什么地方。
毕竟,住在这京师的坊间,肯定会和人交流。
只要是和人交流,必定就会留下痕迹。
戴胄经过指点,又找到了一点线索。
那就是这些人的住处。
这时候,必然已经是人去屋空。
里面干净整洁,应该是被人打扫过了。
然而,却没有退房。
伢子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离开的。
再询问了周边。
有百姓见到过,也交流过,知道的却又不多。
这些人也都是陆陆续续进入的长安城,并非是一伙儿人全部都进来了。
不过嘛。
百密一疏。
戴胄还是查出来了一个线索。
这些人之中,有几人的口音有一些问题。
听着不像是关内的口音。
戴胄立即带着这个人,去听各种地方的口音,却还是没有多少收获。
直到有一天。
这个人意外听到了某个人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