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襄阳与樊城乃掎角之势,若襄阳已失,待汉军主力北上,樊城势必也将难守,如此......”
还不待曹仁说完,曹真却是略带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道:“大王,不好了。”
话音落,曹仁瞬间停下了自己的分析,随即便是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了曹真,声音陡然间变得越发尖锐起来:“你说什么!?”
“大王于洛阳犯头风重病,药石无医。”曹真的声音越来越小,竟至于哽咽了起来:“于月中,月中......薨逝。”
闻言,曹仁一双虎目睁圆,双手紧紧地扣住了曹真的臂膀,仿佛下一刻就要一口将曹真给吞了,口水喷射之际,雷鸣般的声音也是在曹真的耳畔轰然奏响:“什么,你说什么?!”
见状,被死死扣住的曹真还未怎样呢,一旁的乐进却是被吓了一大跳:从未见过如此暴躁至失态的曹仁。
哪怕是得知吕常把襄阳丢了,哪怕是猜测王上要对自己进行申斥之时,曹仁都没有如此的失态过。
不过,乐进自己显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一双手早已经攥成了拳头,一双眼睛更是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曹真。
倒是曹真,因为已经经过了一轮痛苦的缘故,此刻尚能保持着一定的冷静。
只是,眼角的泪珠却是无声地出卖了曹真的内心。
“啪嗒”一声,泪珠断了线,曹真也再度开口,道:“大王,薨了!”
话音落,曹仁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他当然听清楚了曹真的话语,事实上,从第一句不好开始,曹仁便将曹真的话语全都听得一清二楚。
曹仁更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儿不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说谎。
可越是知道,曹仁的心情才越是无比绝望。
紧紧握着曹真臂膀的双手无力的垂下,一瞬间曹真仿佛是失去了浑身的气力,直直地便要向地上倒去。
“将军。”好在身后的乐进眼疾手快地扶住了曹仁,这才没让曹仁跌坐在地。
“叔父。”身前的曹真也赶忙上前。
随即,曹真与乐进合力,这才将曹仁抬到了一旁的榻上坐下。
可是,被抬上了榻上的曹仁,双眼之中除了隐隐的泪花,却是一片的死寂。
显然,曹老板薨逝的消息,对曹仁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这也很正常,曹仁与曹老板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
或许曹仁不是曹氏宗族之中最能打的那个,但绝对是曹老板最为信重的一个。
从“不修行检”到一方大将的蜕变,从“任侠放荡”到一方诸侯,曹仁和曹老板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
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官渡之战,可以说,曹仁几乎经历了曹老板发迹的每一次重要战斗。
应该说,曹仁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的一方大将,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曹老板的谆谆教导与爱护更是少不了的。
曹仁与曹老板之间虽为从弟,其情更胜于亲弟!
如今骤听噩耗,如何能不令曹仁悲伤欲绝。
可要命的是,这里还是前线,眼前还有汉军数千兵马,南面更有关羽带着数万汉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抵达。
这样的情况下,主将悲伤失智,这简直就是场灾难。
若是再加上魏王薨逝的消息传开,恐怕立即就是一场营啸!
或许也是知晓自己身上的重担,曹仁心中虽是悲戚,却一直未曾呼天抢地地哭泣哀鸣。只有两行清泪涓涓流淌在满是褶皱的大脸之上,无声地诉说着主人心中的悲怆。
此情此景,乐进虽然感同身受,但相较于曹仁,乐进无疑多了一份冷静。
当然,还有一旁的曹真,也是在轻声地劝慰道:“叔父,还请振作精神。大王在天之灵,恐也不愿叔父如此悲伤过度。”
闻言,曹仁却是依旧无动于衷。显然,曹真安慰的话语并不足以打动曹仁。
乐进随即也是开口道:“将军,大王之夙愿,乃一统天下,如今大王不在,但大王之志尚在,大魏尚在,将军何忍因一时之悲伤,而致大王之遗志而不顾哉!”
话音落,曹仁竟是直接坐了起来。
顾不得擦干眼角的泪水,曹仁当即便是说道:“擂鼓聚将,吾要亲战襄阳,用那汉军的狗头祭奠我兄在天之灵!”
好吧,从一个极端,曹仁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不用问,曹仁也是直接将曹操的死亡与自己没能拿下襄阳城给联系上了。再加上乐进的“激励”,曹仁也是果断的想要用一场杀戮和胜利来告慰曹老板的在天之灵。
这也很正常,在极度的痛苦之中,人们往往会轻易的下定决心,更会选择用忙碌来掩盖自己的痛苦。
只是,这样的情况下,所下定的决心往往是盲目的,而这样的忙碌往往会是无效甚至是错误而有害的。
“不可!”
“不可!”
好在,身旁的乐进与曹真闻言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劝阻道。
不待曹真说话,乐进便是立即劝说道:“将军,襄阳城高壑深,城内汉军更是悍不畏死,贸然强战,只恐与我军不利,若是将军再有个闪失,我大魏恐危矣!即便要祭奠我王,亦当徐徐图之。”
应该说,乐进的劝说还是很有道理的。
此刻刚刚失了主公的大魏,若是再少了曹仁这南面庭柱,恐怕大魏立即就要遭遇大劫。不说其他的,趁胜而来的关羽军团,他乐进就没有任何把握能够挡得住。
只可惜,此刻正在怒火中烧的曹仁已经听不进去乐进的建言了。
当即,曹仁便要站起身并唤来亲兵传达自己的将令。
也在此时,一旁同样要阻止他的曹真也是站了出来。
“叔父,不可。”紧紧握住曹仁的肩膀,曹真也是快速说道:“叔父容禀,大王虽薨,却尚未发丧,其灵柩正运往邺城。”
说着,曹真也是看了一眼乐进,略略顿了顿,这才说道:“丕世子及夏侯叔父有令,要叔父速速北返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