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及此处,吕常也是无力地瘫坐在了椅子上,口中更是喃喃地说道:“哪里来的这数千汉军呢!”
终于,吕常也是关注到了这个核心的问题。
若是顺着这个思路思考和追查下去,吕常其实是不难发现上庸军的存在的。
只可惜,吕常只是喃喃地说了一声,转而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上了。
这倒也不能怪吕常,毕竟“该怎么办”才是对吕常而言最为急迫的问题。
当然了,即便是吕常猜到了汉军上庸所部已经出兵,对于付燚而言,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了。
说白了,从付燚占领了襄阳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是跟魏军明牌了。
摆在魏军眼前的,无非就是两条路:第一,立即大军回援襄阳,夺回襄阳;第二,通过吴军获取粮秣,继续围困江陵。
想也知道,这第二条路根本行不通。
很简单的道理,一旦执行继续围困江陵的计划,无疑就是在用魏军六万多大军在赌。
赌赢了,联军能收获南郡在内的三郡之地,可魏军能收获的,除了打败关羽的荣誉之外,恐怕根本不多,毕竟连粮草都是借的吴军的,魏军根本没有与东吴讨价还价的余地;
而为此,魏军不仅要付出数万大军的伤亡,更可能要将襄阳也搭在里头。
赌赢了尚且如此,赌输了,那就更不必说了。
吴军尚可以从容退出,返回江夏及长沙郡,可魏军呢?
不仅襄阳郡要落入汉军手中,就连这支六万多人的生力军,也就有可能被汉军给一口气吃掉了。
这对于魏军而言,几乎是稳赔不赚的买卖。
就算是曹仁再傻,也不可能做出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来。
因此,从付燚拿下了襄阳那一刻开始,魏军实际上就只有一个选择:向北撤退,重夺襄阳。
至于江陵城和吴军,魏军根本管不了,也更不能管。
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道理,想来曹仁还是明白的。
因此,在面对如今的局面,在已经明知仅凭自己麾下的兵力反击襄阳不可行的情况下,实际上,吕常也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
对于吕常所部而言,北上不行,南下更不行。
很简单,万一在中途遇到什么事情,导致粮秣的损失,那整个魏军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地防守,等待主力的回援。
而如今距离吕常最近的,无疑是鄀县,只是此处已被汉军焚毁,并不具备扎营驻守的条件。
因此,吕常唯一的选择,便是赶往最近的中庐城,据城而守。
在略作思考之后,吕常也是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来人。”重新坐起了身,吕常随即也是向帐外喊去。
“太守。”门帘撩起,一名亲兵立即来到了吕常的面前。
“把外面的人都叫进来吧。”吕常随即也是吩咐道。
经过数月的患难与共,吕常对于自己的下属们还是很了解的。虽然未曾到帐外查看,但吕常却是很确定自己的下属们还在外面等着自己的命令。
果然,闻言的亲兵没有任何的犹豫,便是抱拳答应道:“是。”
未几,门帘再度被撩起,而身着甲胄的魏军将领们也是纷纷鱼贯而入。
一番见礼过后,吕常早已经恢复了冷静的模样。
“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环视着众将,吕常也是缓缓开口道:“襄阳城丢失,此责全在本将之身,与诸位无关。”
开场白,吕常便是主动将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也算是给众将吃下了一颗安心丸。
这也很好理解,丢了襄阳,还能算是被蒙蔽,而且被蒙蔽的又不止吕常一人,细细说来也未必就会受到严惩。
可若是连剩下的这两千多人都控制不了,那曹仁是绝不会给吕常客气的。而且,这两千多人也是吕常最后的家底了,在这关键时候,更是出不得半点意外。
当然,吕常北返中庐的想法,也需要底下将领的配合。故此,让这些将领们安心,自然是吕常首先要做到的事情。
好在,经过守卫荆州一役,底下众将对吕常还是相当的信服的。尤其吕常一开始就主动承担了责任,更是一把就将众人的心给死死地攥住了。
眼看着众将已经稍稍安下了心,吕常也随即开始了安排,道:“按照襄阳残部所言,汉军兵力恐不下数千,我军仅有区区两千兵马,即便立即回师也根本无法反攻襄阳。”
“为今之计。”微微一顿,吕常再度扫视过众人,见众人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吕常这才说道:“只有先回师中庐城,以限制汉军于襄阳之地,好待曹将军主力回返,再行反攻襄阳。”
说罢,吕常也是随即闭上了嘴,将时间留给众将思考。
而在场的众将也是陷入一片沉默之中。
不能反攻,也就意味着失地的责任将冠到他们的头上,哪怕是有主将担责,他们这些将领恐也难逃责罚。
这对于任何一名将军而言,显然都是一件不愿接受的事情。
只是,细细思索吕常所言,众将自然也是明白,这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想及此处,众将也是纷纷抱拳表态道:“愿听太守号令。”
面对众将的支持,吕常的心也是稍稍放下。
毕竟,此刻的吕常最怕的,就是军中出现不同的意见,不管是想要反攻,还是想要即刻南下的,都会让自己相当的难办。
好在,吕常最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