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已经狂奔出三日的吕常,即便是现在就得知了汉军要进攻襄阳,也根本来不及回援。
甚至,就连他眼前的汉军,也就是负责袭扰魏军的丁堃所部,也在吕常所部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开始悄然向襄阳城方向撤离。
一夜奔波之间,吕常所部距离前方的运粮队仅剩下了几乎只有一个多时辰的距离。
与此同时,趁着天才刚刚蒙蒙亮,付燚的四千五百大军(三百校刀手在城内、丁堃两百人尚未归建)也已经抵达了襄阳城外不足三里之外。
而在那襄阳城内,却已经早早地聚集了一堆的百姓等待着城门的大开。
若是城门侯能巡视一番四面的城门,他便不难发现,在西城门聚集的百姓明显要比其他城门多出一倍不止。
事实上,单单从西面城门内外排队的百姓数量对比,其实也能看出些问题来。
只可惜,对于进城的百姓,城门吏或许还会关注一下,至于出城之人,却根本没有人去仔细查看。
是的,汉军的校刀手已经悄无声息地排入了百姓的队列之中。
宽大的冬衣再度成为隐藏甲胄的最佳利器,散落在队列之中的,还有数辆几乎要将车辕压塌的马车。
这些马车不仅承担着压住吊桥的任务,更是校刀手们武器的存放地。
当然,城门之外到底不能安排下太多的人员,而在靠近城门的民房之中,另外的校刀手们也已经整装待发,只待城门口的吊桥放下,他们立即就会冲出院落,支援而去。
很快,在所有人的期待中,铜壶滴漏的标尺终于浮出了最后的刻度。
随即一阵钟声也是从城中传来,而四面城门之上的大钟也随即响了起来。
“晨钟已鸣,时辰至矣,开城门!”一名城门吏随即扯着嗓子在城楼上大喊道。
“开城门!”当即城上、城下,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十数名魏军将士们也是齐齐地喊道。
紧接着,原本死气沉沉的百姓队列也是终于活了过来。
一双双眼睛也是期盼着看向了不远处的城门。
熟悉的“吱呀呀”的令人齿酸的剩余很快传来,一抹亮光随即透过依次渐开的门缝将城门洞口照亮。
从那细细的门缝看去,那硕大的吊桥也是整备缓缓放下。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距离城门不远处的院落之中,随着晨钟的响起,一柄柄佩刀也已经缓缓出鞘。
也是在这阵阵钟声之下,远在三里外的付燚也是抽出了腰间宝剑,随即朝着襄阳的方向便是遥遥一指,道:“诸君,随吾立功去!”
言罢,付燚轻轻一夹马腹,便是率先冲出了阵线,向着远处尚不可见的襄阳城狂奔了起来。
紧接着,足足一百六十多骑兵也是紧随其后地冲刺了起来。
什么,为何只有一百六十多骑兵?
说实话,这已经不少了。
就这一百多骑,在汉军之中也已经是绝对的大比例了。
要不是付燚要在敌人地盘上作战,斥候的情报至关重要,关将军根本不可能给付燚这么多的骑兵。
在汉军阵营之中,五千兵马,能有一百骑兵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没办法,不管是荆南还是益州,都是以山川丘陵地形为主,根本没有适合养马的地方。
就现在的这点比例的战马,都还是想方设法好不容易才弄到的。
这也是蜀汉和东吴都没有成建制的骑兵的原因。
当然不是刘备和孙权不想要建立骑兵,就如现在的偷袭,若是骑兵足够,大可以直接给魏军来个猝不及防,而不需要让三百校刀手潜入城内,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没有建立骑兵,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可持续的战马供给。
而想要彻底解决、或者说打破这一僵局,只能说蜀汉还任重道远着呢。
哒哒的马蹄跟随着他们的主将奔腾而起,紧接着身后四千多汉军也是分作数列纵队,跟随着付燚狂奔了起来。
要不是有晨间雾气的遮挡,付燚所部的大动静,几乎就被魏军察觉。
当然了若是没有客观条件的允许,付燚也根本不会在三里开外便发起对襄阳城的进攻。
随着付燚所部终于踏上了最后的冲刺,只听得“砰”的一声脆响,襄阳城的吊桥也终于被放落下来,紧接着,四面城门也是终于全部开启。
不约而同的,等候在百姓之中的汉军校刀手们,也是缓缓地靠向了马车。
“通行!”很快,前方的魏军便是朝着人群大喊道。
当即,长长的队列也是终于开始缓缓向前移动了起来。
也是在此时,魏军也是终于发现,这次城内的队伍是真的有些长了。
“今天什么日子,怎么有这么多人出城。”为首的屯长看着长长的队伍,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只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屯长,能发现今日人异常的多,便也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至于更深层的可能,只能说,你是有些为难这一个区区的屯长了。
不过,好在,汉军也并不准备为难这位可怜的魏军屯长。
就在出城的队伍缓缓行进至校刀手的马车之际,一个个彪形大汉也是手持着兵刃终于出现在了通往城门的街道之上。
突然出现的人群瞬间引起了魏军的警觉。
“什么人!”当即,城门的守卒便是被不远处街道的异常给吸引住了。
也在此时,一声厉喝却是在守卒的身边直接爆响!
“夺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