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玄幻 > 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 > 第149章 大汉的法制建设

第149章 大汉的法制建设(2 / 2)

    也多亏了刘备得益州,实际并不算是多么正统之事,因此,刘备在益州实行的,一直都是法制。

    简单来说,就是用经过四百年沉淀的汉律,重新约束门阀世家。

    如此,既能在一定程度弹压世家,又能唤醒百姓对大汉的美好记忆,也算是一举两得。

当然,这也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背叛。

    是的,哪个门阀世家不想发展壮大?又有哪个世家愿意被诸多的条条框框所限定?

    就像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同样,门阀世家的诞生,天生就带着对利益和不受拘束的追求。

    这样一来,门阀世家也就势必与大汉的统治产生了矛盾。

    糜芳、孟达等人的投降,也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而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明认为越是要坚定不移的坚持走“以法治国”的路线。

    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压制住世家,只有效法昔日的秦国,才能让蜀汉集中力量戮力北伐,也才能有用益州、荆州区区一州半之力而敌曹魏、东吴十数州的可能。

    可惜,听着自家主公的话语,孔明也更知道,主公并没有将此事看得那么严重。而若是直接跟主公聊什么法制的重要性,恐怕也很难奏效。

    略略思索一番,孔明也是稍稍拱手,随即道:“敢问王上,您要保下孟达,是因为孟达人才难得?还是因为,孝直?”

    “自然是因为孝直。”刘备几乎毫不犹豫地答道:“孟达之人,不过中人之姿,又有背叛之心,如何能用,又何必用之。若非是孝直好友,吾定斩之不饶也。”

    “如此。”孔明微微一拜,却是说道:“微臣以为,王上还是严惩孟达为上。”

    “啊?”刘备瞪大了眼睛看向孔明,一脸的不可思议。

    那不可置信的眼神仿佛在说:我让你想办法,你叫我严惩,是你听错了,还是我听错了?

    似乎也是听到了刘备眼神中的话语,孔明当即便是答道:“禀王上,非是微臣听错,也不是王上听错,微臣正是建议,为了孝直,秉公而查,严惩罪臣。”

    “原因?”紧紧皱着眉头,刘备也是再度问道。

    也就是孔明了,换了其他人这么跟刘备说话,刘备早发怒了,哪里还会压着性子问他原因。

    孔明自然也知道不可恃宠而骄,当即便是答道:“很简单,若是王上依律严惩,于孝直而言,最多不过是每年祭日,携三两好酒,略作祭奠一番罢了。若是王上强自保下了孟达,碍于王上之念,微臣再稍作说和,关将军深明大义,自然也不会有所疑异。”

“可是。”孔明随即也是抬起头看向刘备,这才缓缓说道:“孟达只要在之一日,便会如一根尖刺,时刻横亘在孝直与云长之间。”

    “而且。”不待刘备说话,孔明便是接着说道:“一旦孝直与云长之间互生龃龉,恐怕荆州与益州之间,也要离心离德,因一人而致朝野派系之对立,实有不堪也。”

    “孝直也正是明白了其中深意,这才有了多谢王上之言。”言罢,孔明也是对着刘备便是深深地一拜:“如今王上重提孟达,却是枉费了孝直一番深意,还请我王三思。”

    不得不说,孔明到底是孔明。

    虽然心底里担心的是法制的破坏,但孔明用来说服刘备的,却是私情与派系。

    无他,王法之所以是王法,他的名字就已经告诉了所有人,这是王用来统御万民之法。

    当王需要王法严苛之时,自然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可一旦王需要王法宽松之时,也就有了“刑不上大夫”之言。

    换言之,王法在孔明的眼中当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它在刘备的眼中,却是可以商量、可以讨论、甚至是可以改变的,哪怕这样的改变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

    这对于刘备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

    也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孔明才并没有在“法制”的问题上多做纠结,而是瞄准了刘备更为关心关注的私情与派系。

    前者,是刘备提出要放过孟达的原因;后者,则是刘备都不得不有所顾虑的重大问题。

    你不是不希望因为孟达而导致法正寒心吗?那我就告诉你,孟达之死不会让法正寒心,相反,不重处孟达,反而会造成法正与关羽的离心离德。

    解决了这个“原因”之后,再将法正与关羽之间可能的矛盾上升到派系的层面,让刘备不得不更加重视起来。

    最后,再以法正之言,彻底封死了刘备反驳的可能。

    至此,孔明的这一套组合拳才算彻底打完。

    只能说,到底不愧是当年能在江东舌战群儒之人。

    很显然,面对孔明这层层递进又延绵不绝的攻势,刘备根本无法抵挡。

略略思索一番,刘备当即也是抱拳而道:“非孔明之言,吾几害了孝直、害了大汉。”

    说着,刘备便是对着孔明深深一礼。

    孔明哪里敢受,当即便也是拜了下去,道:“王上切莫如此,为王上分析利弊本就是微臣之责也。”

    双手扶起了孔明,刘备也是再度拍了拍孔明的臂膀,微微点头,这才继续道:“如此,便依孔明之言,孟达之事便交由廷尉秉公而处。”

    “是,我王英明。”孔明当即也是再度抱拳领命道。

    终于,在孔明的巧言之间,刘备也是终于放下了孟达之事。

    也是随着刘备的放下,大汉的法制却是在无形中又被推进了一大步。

    而这,也为大汉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少,有孟达与申氏兄弟的例子在前,哪怕世家之中仍有心存二志之徒,其在行动之前也会因此犹豫上几分。

    几分,已经足够改变历史了......

最新小说: 开局聋哑?我靠操控天象制霸寰宇 巫师之旅 仙穹彼岸 帝王攻略 怎敌她千娇百媚 我在西游苟成最强大反派 万古帝婿夜玄 满门恋爱脑,唯有小师弟正的发邪 快收了神通吧! 师娘,你还说这不是双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