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早有所料的陆逊立即出班答道。
“领兵马三万,今夜子时,直攻北城北门。”吕蒙随即也是下令道。
不用问,吕蒙这也是看在陆逊刚刚发言的份上,才投桃报李地这前敌总指挥的位置交给了陆逊。
至于为何只有三万大军,倒不是吕蒙舍不得更多兵力,只是这江陵北城虽然广大,但终究城墙的长度也是有限的。
三万大军的进攻,几乎已经是过饱和的进攻了。
即便调给陆逊更多的兵马,也只是站在那里壮声势而已,那还不如不给呢。至少,更多的兵马能休息一番。
“是。”陆逊自然明白吕蒙的用意,随即也是抱拳领命道。
“孙盛。”见陆逊退下,吕蒙却是忽然点出了刚刚的败军之将的名字。
“末将在。”孙盛也是颇为激动地抱拳答道。
“以汝为先锋副将,协助陆将军攻破北门。”吕蒙随即也是语重心长地嘱咐道:“望汝知耻而后勇,身先士卒,力破北城。”
“是,末将必肝脑涂地!”孙盛当即也是单膝跪地领命道。
不得不说,吕蒙在战术的安排上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先是安排了一个狠人陆逊,又安排了一个急于雪耻的孙盛,很明显,吕蒙就是要这三万大军拼命攻下江陵——不胜不归。
安排好了攻城的主力部队,吕蒙随即也是继续侧翼的佯攻安排。
“朱然、朱桓。”吕蒙随即再度点将道。
“末将在。”朱然与朱桓两人也是齐齐地踏步而出,抱拳领命道。
“各领一军(五千兵马)自东、西两门向江陵北城发起进攻。”吕蒙随即下令道。
显然,付燚在北门和西门的偷袭已经起到了效果了。
虽然是在并不利于兵力展开的东、西两门,吕蒙也将兵力给拉满了。
五千兵马,至少有一多半的兵力只能远远地看着。
这对于吴军而言无疑是巨大兵力浪费,可是,面对神出鬼没的汉军,吕蒙不得不这么做。
毕竟,他可不想三败于汉军之手。
至于南门,却是因为距离南城太近,吕蒙就算是想要投入兵力看戏也是不行的。
不过,这并不是说吕蒙就没有任何的安排。
“徐盛。”吕蒙随即继续点将道。
“末将在。”徐盛随即答应道。
“领一军接管江陵南城,并于北城战斗打响之后,率军北上,袭扰其南门,务使其南门无力分兵。”吕蒙再度下令道。
“是。”徐盛当即领命道。
徐盛这边才答应着呢,吕蒙却是再度嘱咐道:“江陵北城未附,南城势必动荡,而其为我大军根基所在,绝不容有失,明白吗?”
徐盛,那可是第一仗可就是带着两百多人打得黄射一千多人抱头鼠窜;濡须口一战,更是于大风之中独领众军冲杀魏军的存在。
因此,徐盛也被孙权“大壮之”。
这样的猛将,本该出现在攻城战中,吕蒙却是将其调去了南城,除了因为在蚁附般的攻城战中,徐盛这样的猛将,其实作用并不算大外,自然还另有其深意:
因为北城的独立,南城也已经蠢蠢欲动,而吴军此时全部的重心都将压在北城。
若是能顺利一战而攻下北城,那还好,可若是不行,南城是极有可能出现反复的。
糜芳手下无数的逃兵,便已经是明证。
因此,不管是为了进攻北城的战斗顺利进行,还是为接下来的更为艰苦的战斗做准备,南城,必须尽快地安定下来,彻底成为吴军的前进基地。
于是,吕蒙之前制定的怀柔政策是行不通了,只有足够强硬的手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肃清所有潜在的威胁。
是的,吕蒙就是要用徐盛这个勇烈雄豪之将震慑住江陵南城。
徐盛闻言,自然也明白吕蒙要自己做什么。
当即也是没有二话,抱拳躬身便是答应道:“大都督放心,末将在,南城必无恙也。”
“好!”吕蒙微微点头,随即也是看向自己身边的虞翻,继续点将道:“虞翻。”
“末将在!”虞翻随即也是领命道。
“立即组织人手,加快打造攻城器械,于子时之前,交付于陆逊。尤其是登城云梯,务必足量保证。”吕蒙随即命令道。
“是,大都督放心。”虞翻当即也是领命道。
“蒋钦。”吕蒙继续点将道。
“末将在。”蒋钦也出班答应道。
“贺齐。”吕蒙再度点将道。
“末将在。”贺齐随即出班道。
“以汝二人为二路统帅,各领兵一万,分别游弋与东门与北门、北门与西门之间,若有兵力之不济,随时支援各部,若事不可为,这位策应,接应各部退回本营。”吕蒙随即再度吩咐道。
“是。”蒋钦与贺齐二人也是齐声答应道。
“其余人等随本将坐镇营中。”环视一圈,吕蒙也是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是。”在场的诸将也是齐声的领命道。
至此,一场针对江陵北城的夜袭总算是布置完毕。
很明显,吕蒙几乎将全副的身家都压了上去。
光是一线作战的部队,便足足有着四万人马;二线策应的人马也多达两万多人。
再加上南城的协同进攻的五千人马,为了这次的夜袭,吕蒙几乎投入了六万五千多人,就连吕蒙自己手里都只剩下了区区三万人。
这已经不能说是饱和式打击了,简直就是在过饱和打击。
饶是如此,吕蒙还觉不够,除了兵马尽出之外,吕蒙手下的将领,但凡能在史书上留下一字半笔的,都被吕蒙派上了战场。
从未来的吴军大都督陆逊,到十二虎臣的蒋钦、贺齐、徐盛等等诸多的名将,有一个算是一个,吕蒙都给扔上了战场。
没办法,这一战对于吴军而言,太关键了。
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