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在给帕特里克下达完命令后,即刻宣布道:
“从今日起,特拉维夫从此改名为红镇。”
之后,便开始着手书写第一份正式的:红镇两年计划。
首先是红镇领导班子人员任命书:
红镇最高领导人--朱利安
军事主官--帕特里克,军事副官兼特别行动队队长--萝拉
财政大臣兼市政大臣--蕾芙雅
农业大臣兼军械后勤部长--卢克
商务部特约合作伙伴--克里斯
宗教事务大臣兼教育大臣--马里奇
航务主管--老约翰
……
写完这份任命书,朱利安发现手里能用的人,可真少。得继续招揽可用的人才,才行。
随后朱利安在两年计划里面,重点提出几方面的建设目标。
军事方面,两年后达到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规模至少要达到2000人以上,并配备一支完整的特别行动大队,及400人的人数水平。
民生方面,继续扩大人口规模,在两年后达到红镇人口2-3万的人口水平。
农业商务方面,快速发展‘香皂’、‘麻瑞娜娜’、‘造纸’、‘武器加工制造’这四个方面的重点产业。把红镇打造成以特殊产业为支撑的,中型城镇水平。
宗教方面,大量招揽有学识的‘教师’人才加入,向全镇人民普及汉字,两年后至少要达到一半以上的民众能阅读听写汉字的常规水平。
朱利安在写出这份两年规划后,立刻把核心团队的所有人找来,开始挨个询问意见。
后续,对其中部分计划做出了些许调整。
比如,马里奇现在还没招募到合适的‘教师’,所以他近期的工作重心以辅助蕾芙雅建立一套完整的市政工作人员为主。
缺的人才,大肆从人民军中提取。
但朱利安要求,必须严格把关。
哪怕某一项人才空缺,这项工作就暂时无法开展也没关系。但坚决不允许,仓促上马。
求稳,不求快。
由于人才大量或缺,朱利安也开启了民间招募计划,担任各部门中的基础工作人员。
待遇很高,要求也很苛刻。必须在半年内,完成汉字的阅读听写,否则半年后取消其职位,重新甄选人才。
总之在朱利安,强力的推动下。
中世纪里,独一无二的红镇草台班子,终于正式的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赶鸭子上架,不行也得行。
经验是从实践中学来的。
对于草台班子初期,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以至于什么样的情况都出现了。
朱利安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阵头晕目眩。
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此高强度政府工作的他们,每一个人都不适应。
为此,朱利安每天就在市政大厅里坐镇。这里为他安放了一张专门的硕大办公桌。
只要谁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朱利安。
但是他只会为其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具体的操作,朱利安概不过问。
而每天晚上晚餐过后,所有人都会聚集到市政大厅,交流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阻碍。
就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了半个月后。
终于,红镇的这套领导班子,初见成效。
开始了,像模像样的运转起来。
朱利安就在打算继续耕耘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时候,耶路撒冷传来了消息,让他不得不停下手里的全部工作,前去耶路撒冷出席一项重要的活动。
那就是茜拉公主的儿子--索伦,宣布在1185年的冬天,11月份的时候继位,成为耶路撒冷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