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的建设是一天比一天好。
随着市政大厅跟教堂,这两座重要建筑物的完工,也标志着特拉维夫正式走上城镇化发展的轨道。
虽然教堂整体已经完工,但现在朱利安还没宣布对外开放。
需要做一些内部的装饰工作。
比如,他直接找耶路撒冷最好的工匠,来打造了三尊神像,分别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的神像。
另外朱利安直接将将教堂,取名为:圣堂。
解释起来就是,这是神圣的地方,不允许藏污纳垢。
在圣堂外部,朱利安直接刻画了三种不同的标记:六芒星、十字架、星月辉。
在众人每天的监督下,圣堂快要完工开放的时候,朱利安宣布道:
“只要是特拉维夫的子民,即可免费进入圣堂享受‘教师’的布道、解惑,并且可以在此对着神像进行祷告。其余人员,则需要缴税,或者缴纳少量的钱财,才可以进入。”
成为特拉维夫子民的方式,则是去市政大厅那边,在蕾芙雅的主持下完成人口登记工作。
于是,
特拉维夫轰轰烈烈的人口登记展开了。
为了防备人手不足,朱利安把人民军里前两个批次招入的小队员,全都拉来了。
早在蒙彼利埃的时候,他就对这批人开始了最早的扫盲运动。
至少简单的书写,还是可以做到的。
可即便如此,市政大厅门口涌入登记的人,依然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蕾芙雅看着拥挤的人群,生怕小队员出差错。
忧心忡忡的对朱利安说道:“实在是太多人了,朱利安,我们要不要也上去帮忙?”
“不用。应该问题不大,不要担心。”
事情的发展,最后总是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按照最初的预计,特拉维夫总共大概6000多人,因此蕾芙雅特地搞了10个窗口来负责人口登记。
一个窗口2人一组,心想怎么滴也能应付局面了吧。
结果,开始登记后,就遇到了一个极为难办的问题。
那就是,由于人口驳杂种族众多,一上来就把负责登记的小队员给干懵逼了。
那就是,用什么文字来记录?
来市政大厅参与登记的人,讲什么语言的都有,英语、法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等。
而负责登记的,只是扫盲水平的小队员,有些根本听不懂对方讲的名字应该怎么记录。
就比如,一个叫阿库图曼·萨拉赫·伊金斯的家伙,这已经是很简单的穆斯林名字了。
但是,这玩意儿要让小队员落到纸上,就不知道该怎么写。
朱利安,得知这一情况后。
立刻叫停了现场的登记工作,宣布由于登记遇上了技术问题,现暂停登记工作。
等攻克技术难关后,再行开放人口登记。
叫停之后,朱利安这才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不由得想吐槽:这些没经历过‘书同文、车同轨’的种族地区,要想实现民族统一大融合,那真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
当然这也再次感叹,始皇帝老人家的高瞻远瞩。
可现在,落到朱利安身上,毫不夸张的说想死的心都有。
随后,朱利安直接把自己关起门来,绞尽脑汁也要想出一个对策出来。
总不能,理想还没开始,出门第一步就给门槛给绊回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