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平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童。
他可以早慧,却不可过于聪慧。
尤其是在他提出利用谶纬之学离间董卓吕布之后。
王允对种平固然欣赏,但其中说不准还有几分警惕。
没错,警惕。
一个足够年轻,颖悟绝伦,却对天地神鬼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是可怕的。
种平此时能利用鬼神之事,那以后呢?
难道能想象这样一个人会对皇权有足够的忠诚吗?
荀攸觉得种平不会看不出王允问题中陷阱。
他只是担心种平毕竟年幼,对人心的揣摩不深,言语之中会有所疏漏。
种平回答的很谨慎,他不露锋芒,轻而易举地躲过了王允的试探。
荀攸表示十分欣慰。
种平心想我倒是知道虎牢关之战的结局是刘备关羽张飞群殴吕布,董卓迁都长安。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我能说出来嘛?
我要真说出来估计今晚就能收获烧烤大礼包了。
算了算了,我还是敷衍一下好了。
种平于是只大概把三英之前的剧情剧透了一下:
斗将是斗不过吕布的,联军士气跌落之下可能会输,我给你提过醒了哦。
就这样,种平无意之中消除了王允的那一点小警惕,顺带还收获了荀攸的肯定。
当然,种平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十几日,董卓便领着败军回到洛阳,召聚文武,商议迁都之事。
虽说是商议,但这次董卓不再顾忌朝中士族的态度,有异议者一概当场格杀。
若非李儒劝住,董卓甚至要以此为借口株连“逆党”,大肆屠戮朝中士族。
李儒知道董卓现在已经彻底疯狂。
虎牢关之败将董卓从洛阳的奢靡中唤醒,让他意识到这一年多来自己强大表象之下的虚弱。
董卓一直以为他站在龙椅旁边就代表自己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成为制定规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