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以驿养驿!

第一百二十一章 以驿养驿!(2 / 2)

“一户只有一丁,却要缴纳三十引盐,这明显是这种灶户家庭支撑不了的。”

    “而家有七八丁的灶户,每年能生产大量的盐,却只需向朝廷交三十引的盐,而剩下的盐,则很可能用于走私了。”

    “这或许也是私盐屡禁不止的真因。”

    朱元璋点头,问道:“你们可有办法进行改正?”

    余熂扫了几眼一旁的其余几人,见他们都没有开口的打算,沉思一阵,继续开口道:“臣认为当将灶户生产的食盐,分为正盐跟余盐。”

    “正盐是官府通过官支工本收取,也就是官府给灶户粮食和钱财,灶户上缴的食盐。”

    “余盐,是灶户缴税之后剩余的食盐,官府同样可以去跟灶户交换,只不过臣建议用较高的价格,如此便能保证灶户生产的食盐都在朝廷手中,也便于朝廷将这些食盐,通过盐引销售出去。”

    “臣不才。”

    “却以为此举能有效打击私盐买卖。”

    刑部尚书王惠迪道:“臣认为朝廷当颁布更严厉的律法,用以打击私盐买卖。”

    赵瑁也跟着道:“臣的建议跟其余大臣不同,既然是按丁计盐的制度出了问题,那自然应当改掉这个制度,而不当只着眼于私盐买卖。”

    “臣认为当改为按丁征收。”

    “既然目前的问题出在,灶户家中人口不一,那就不以灶户数计,直接以‘丁’征收,家中每有一丁便征收一丁的盐税,家中男丁越多,征收的盐税也越多。”

    “此举一来为朝廷增加了税收,二来也有效打击了私盐买卖。”

    “这是臣的拙见。”

    殿内。

    诸大臣纷纷开口提供着建议。

朱元璋安静的听着。

    对于这些大臣提的建议,唯一让朱元璋动心的,只有赵瑁的‘按丁征收’。

    北方,他已决定交给夏之白经营。

    北方经济凋敝,人口凋零,无论是产盐,还是贩盐,都不尽如人意,要是夏之白真能倒腾起来,就当是给北方百姓修养了,但南方,却不然,南方人口众多,经济繁荣。

    而贩卖私盐更是成风。

    尤其是两淮江浙。

    朱元璋对于走私私盐的盐贩子,一直都深恶痛疾。

    他昔年的对头,张士诚就是贩私盐起家,就是现在,张士诚已死了二十几年,江浙依旧还有不少人怀念,当年一统天下时,就因为张士诚对东南文人、百姓的优待,这些东南士林,给他一统天下造成了极大麻烦。

    因而在一统天下之后,他没少针对打压东南士人。

    甚至东南的赋税都较其他地方更重。

    这除了是因为东南一地的确更繁荣外,也是朱元璋有意的针对报复。

    想让东南的士人百姓因此厌恶张士诚。

    因为这一切,都是张士诚害的。

    只是效果并不如人意。

    若是真采用‘按丁征收’,对于东南地区的私盐贩卖,将会造成不小的打击,朝廷还能多征不少的税,更能磨一磨东南的百姓,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过朱元璋也察觉到了。

    无论是赵瑁还是余熂,他们都没想过大动。

    都只是在缝缝补补。

虽然朱元璋心中有些无奈,但转念也没太放在心上。

    因为他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建议。

    甚至赵瑁提出的想法,相比夏之白的做法,更合他心思。

    “按丁征收,这个主意不错。”朱元璋道。

    赵瑁面色一喜。

    在如今风雨飘摇的节骨眼上,能得朱元璋的认可,是十分不易的。

    赵瑁是深受鼓舞。

    朱元璋又道:“除了盐政,还有人给咱提建议,认为咱大明的驿站,也有一定的不妥。”

    “现今咱大明有驿站一千五百余处,遍布天下各府各县,每一个驿站设有驿丞,吏员并帮工,就算是小驿站,也有数十人,而大驿站更是有数百人之巨。”

    “除此之外。”

    “驿站内还配备有马匹军械牲畜伙夫等。”

    “为此,朝廷每年耗费在驿站上的钱粮就高达百万。”

    “咱大明去年一年的税收就两千七百多石,如今天下安定,很多驿站都处于空闲,就有人认为,如今国泰民安,朝廷还耗费大量的钱粮在供养驿站上,十分的劳民伤财。”

    “想让咱改改。”

    “这人给咱的提议也有几分道理。”

    “就是想让咱将驿站职能两分,一部分继续用来维持军国大事传递,而另一部分则用做商业用途,朝廷借此从中贩卖票引,贩卖道路的运输权,继而从驿站中盈利,实现‘以驿养驿’。”

    “你们觉得这个建议如何?”

最新小说: 觉醒成为吸血鬼的我开启新生活 重生之出人头地 军婚撩人 大夏龙帅 重生1979,老婆让我接盘 综影视之大佬总是黑化 洪荒降临现实,我提前夺取东皇钟 重回1958 绝世龙婿 高武:瞎眼十年,开局藤虎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