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回到河东城外,李唐大营。
裴寂轻描淡写说完了关东局势,便要再说其余。
李世民却轻轻拍了拍腿上甲叶,开口道:“大人、裴公,这窦建德不可小觑。
“我料想,他当天夜袭薛世雄,未必是仗了运气。
“怕是,他早已料定了翌日大雾。”
裴寂听闻勾了勾嘴角,压抑住了自己不屑的冷哼,但却没有压抑住自己轻微晃动的脑袋。
这个二公子信口雌黄不说,现在还愈发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了。如今,李唐大军已破了屈突通,下一步再攻下长安,肯定便要立国。
立国后,你这二公子再怎么能打,也无非一介王公。若是聪明的话,早就该谨言慎行。可偏偏,这李世民一路过来,愈发的锋芒毕露。
到底,谁是这李唐国父?
是显得自己太过聪明?
可笑可悲,刘文静居然信服这等小儿。
李渊也没打算再在窦建德一事上浪费时间,他自来看不起关东那边的泥腿子。隔了太行群山,关东如何,与他现下无关。
再者,莫说是窦建德,便是李密,他一样随手一封信打发了事。
大丈夫能屈能伸,他可以在信里将姿态放得极低,可不耽误他看不起李密其人。
这么多年月,李密自诩牛角挂书,与杨玄感厮混经年。可他到底离这大隋官场太远。他有何底蕴?有何人脉?有何威望?
三无之人,现在无非占了些匪寇兵力,真能成事?
李渊对裴寂道:“裴监,且说说洛阳吧。”
裴寂颔首,没有再理会李世民,捋着胡须道:“失了世雄和三万燕地精锐,皇帝便追了命令,以王世充为援军之首。
“现下,王世充已带了全部援军进抵洛阳,与李密交战。
“而李密借着山东、河南大水,纳徐世绩之策西夺黎阳仓,开仓赈济。兵力也愈发雄厚,据说已胜兵二十余万。洛阳一战,前景不明啊。”
同样,在李唐与屈突通对峙之时。
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等郡已相继请降于李密,便连窦建德与朱粲这两股势力也上表尊李密为盟主,纷纷示好低头。
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等率洛阳留守兵、霍世举率关中兵、庞玉等率偃师兵俱与王世充等援军合兵,聚大军十余万,军营屯于洛水之西,与李密夹洛水对峙。
瓦岗大营内,李密看起来风头无两,此时却颇显得苦涩。
虽然他近乎百战百胜,可到底是打了这大半年却仍旧没能打下洛阳。这洛阳的援兵一波接着一波,打垮一队又来一队。
没了段达、没了薛世雄现在却又来了个王世充。且这王世充有些本事,虽然声名狼藉,可远比段达之流知兵。
这厮与自己大小已打了十余战,互有胜负,倒是稳住了东都防务。
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还有完没完?
烦死了!
不过,好在军势还在,各地仍旧在依次望风归降。目下,他便打算接见武阳郡丞元宝藏。这位元郡丞是打算整郡归降的,不可不加以礼遇。
收拾好心情,李密邀请翟让、单雄信、徐世绩等元勋同座,这才相请元宝藏之使者巨鹿人魏征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