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开门,卫大夫需入东宫,向代王殿下面奏机要!事关大兴安危,再有迟延,尔等开罪得起么!?”
东宫重阳门外,一个声音在厉声呵斥着,手中马鞭遥指向城头禁军守将,显得颇为焦急。
一刻钟前,这一小队二十余人便自称卫文升及家将,要求入东宫宫城。他们言及,城中有人作乱,事态危急,必须面见代王杨侑。
东宫城门早已落闭,素来没有夜间开城门这一说。守将拒绝了来人的要求。
可旋即,来人又向守将出示了卫文升的京师留守信令。
见此信令,京师上下自当遵从调派。这便让守将觉得为难。
于是,守将提议请卫文升上前答话,却被城下来人拒绝。推称卫大夫喉咙有恙,这一下便让守将愈发犹豫起来。
宵禁后的大兴城素来寂静,可此时,远处永兴坊内响起的喊杀声却已让满城心惊胆战。
城下的小队改了口风,那喊话之人向城头道:“卫大夫偶感风寒,嗓子已经哑了。你看,卫大夫就在此处。若是将军担心有诈,大可缀下吊篮,只放卫大夫一人入内。城中叛乱已启,切莫迟延!”
城头,守将借着火把光亮向下去看,确实看到一名白发老者形似卫文升。只是那人开口说话声音太小,看不真切,也听不真切。
可卫文升的信令确实是真的。
正当守将犹豫时,启厦门大街处忽然有一队人马喊杀而来。
城下的喊话者厉声道:“乱兵已至,某等前去应战,你切莫再做迟疑,速速带卫大夫入内!”
说罢,不等守将反馈,喊话者已抽出兵器,带着随行众人迎上了杀来的人马。两队人兵器不断交击,此时战得颇为激烈。
城门下,只有卫文升独自一人正在焦急等待。
守将不敢再有耽搁,若是因他的迟疑丢了卫文升性命,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此时只放一人上城头,即便有变也殊无大事。
城头缀下一个宽大吊篮,卫文升爬入吊篮内,被兵士们拖拽着绳索拉上城来。
街口,似因没有盔甲,追随卫文升而来的随员霎时被乱兵冲散。乱兵纷纷高喊着“莫走了卫文升!”,一路径自杀到了城下。
但乱兵没有攻城器械,虽然纷纷杀到城下却只是胡乱劈砍着城门,在城下叫嚣不已。
城头的兵士们急忙将卫文升拽了上来,甚至还躲过了城下抛掷的一些兵器,可见极其艰险。
这般去看,守军上下已无疑虑。守将亲自带人前来接引。
只见穿着文士常服的卫文升正从筐中走上城头,此时在原地弓着身子,似是身体有些问题。守将大为关切,匆忙来迎。
正当近前问候时,那卫文升突然起身,一把将守将拽了过来,手中神奇得出现了一柄短剑,一眨眼的功夫便已紧紧贴着守将喉咙。
来人哪里是什么卫文升,分明是身形魁梧、艺高人胆大的苏定方。
苏定方狞笑一声,挟持守将,以守将身体作为盾牌阻挡着四下里逼来的兵士和兵器。
随即,他将守将脖颈擦出血痕,立刻喝令城头兵士们退后。
城头上,兵士们慌乱不已,投鼠忌器下没了主意,小步后退起来。可他们深知职责所在,并未因苏定方的喝令就向后退去太远。
在苏定方别后,一个小小的空间到底是形成了。
城下,那原本对着城墙束手无策的乱兵,却突然举起了两道长大的竹梯,搭在了东宫城头。
一场针对东宫的突袭,就此开始。
城墙下,李昭看着披挂完整的黄蛮兵一个个蚁附上了城墙,心中多少松了口气。
东宫是大兴城最重要的所在,里面住着代王杨侑,这些戍守东宫的兵士们大多都是士族子弟,与一般的府兵截然不同。
他们是这座城里真正的精锐,忠心果敢,虽然战力未必比得上百战老卒,可到底不会轻易投降,更不会因为守将被挟持就束手就擒的。
不过,只消能耽搁这么一点时间就足够了。
涌来东宫城下的蜀兵越来越多,第一个千人队展开攻势后已经在秦琼的带领下杀上了城头。
当秦琼挥舞着两柄铁锏站到苏定方身侧后,苏定方就没再拿人质当回事。他随手杀了守将,抢过对方腰间长剑,而后便与秦叔宝一起杀入守军阵中。
一块更大的空地被两员猛将先登撕开,随后蜀兵开始不断登城与城头守军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