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心中即便再有杀意,也不会表现出来。
不仅如此,还得开怀畅饮,逢场作戏。
酒至半酣。
忽听得邺城方向一阵鼓声响起,却是袁尚领兵出城骂阵。
曹操起身,与刘标凭栏而望。
见袁尚在阵前耀武扬威,曹操笑道:“看那将旗,应是本初的第三子袁尚。”
“此子弓马娴熟,颇有勇力,最受本初偏爱。”
“可惜孤的黄须儿不在军中,否则定要让此子知道何为人外有人。”
“孤又听闻,楚公也善弓马,不知比这袁尚如何?”
听着曹操这极具挑拨的言语,刘标只是淡淡一笑:“韩公定是误信了坊间传闻。”
“楚国上下,无人不知,我刘标一向不善弓马,只会种地。”
“虽然有些气力也会些拳脚,但都是些村夫手段,上不得台面。”
“袁尚乃是四世三公袁氏嫡子,自幼有名师教导,弓马娴熟,应该是我这一辈中最骁勇的了。”
“我不如也!”
你不善弓马?
你只会种地?
当着孤的面睁眼说瞎话!
当初程昱怎么死的真以为孤不知道啊?
想到程昱的死,曹操就感到一阵心痛。
那可是曹操的黑手套,不仅人狠心狠还最能知晓曹操心意。
只可惜。
昔日攻打彭城一战,程昱让刘标给宰了!
曹操不死心,又道:“是孤忘却了。”
“如今楚公身系三军之重,自然不能去跟袁尚争这匹夫之勇。”
刘标大笑:“韩公何必一而再的试探,我若真的善弓马,早就上阵去将袁尚的狗头扭下来了。”
“眼下已经到了六月底,这天气也越发的多变,时不时的都有骤雨。”
“看这天边阴云漠漠,稍后恐怕又有骤雨。”
说到这。
刘标忽然笑道:“韩公,可相信天命?”
曹操微微眯眼:“天命之说由来已久,孤自然信天命。”
刘标指着天外龙挂:“瞧那云象,仿若真龙在吞云吐雾。”
“我听闻真龙不仅会吞云吐雾,还会奔雷走电。”
“不如韩公与我,同立一杆大旗在空地。”
“若天命在韩公,天雷落韩公的大旗,若天命在我,天雷就落我等大旗。”
“如何?”
曹操吃了一惊:“楚公莫非也会那黄巾术士的‘引雷’之法?”
刘标微微讶异:“韩公莫非见过黄巾术士曾以术法‘引雷’?”
曹操点头:“昔日黄巾作乱,张角就曾以术法引‘天雷’,令黄巾众信徒悍不畏死。”
“后来又有传闻,张角遭遇天雷反噬,这才得病早逝。”
“张角也就会骗骗愚昧的黄巾众了,却不知大汉早有引雷之法。”
“武帝时,柏梁殿遭遇天雷引发火灾,就有巫师献策:只要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就可以将天雷引至铜瓦。”
“后来宫殿修筑,又常以龙头为装饰,龙嘴里就有类似于鱼尾铜瓦的引雷之物,也常将其寓意为天命。”
见曹操对方术士的偏门也有涉猎,刘标不由拱手轻笑:“韩公博学,当为士人榜样啊。”
曹操也笑:“比起楚公,孤不如也。”
郭嘉立在曹操身后,对刘标诳曹操的手段不由心惊。
【刘标竟然对引雷之法也知之甚详,幸好明公对此有了解。
否则一不小心答应了刘标的提议,这天雷当着六万大军的面落在楚国的大旗上,刘标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挑动我军军心。
真是一如既往的奸诈啊!】
想到这,郭嘉忽然出声:“楚公既然有此雅兴,不如换个方式。”
“可用此法,跟袁尚比一比,我料袁尚定不懂得引雷术法和武帝秘闻。”
刘标拊掌:“奉孝兄好提议。看这阴云,天雷还有一阵,正好诳一诳袁尚。”
曹操也看了看云象,同意了郭嘉的提议。
不多时。
双方各派旗手,将装有特制引雷物的大旗立在场中,然后又退回阵中。
袁尚不明所以,再次大喝:“曹操老儿!刘标小儿!袁尚在此,可敢与我一战!”
刘标和曹操下了高台,来到阵前。
刘标扯开嗓子高呼:“袁尚,比斗将显不出本事,可敢换个比法?”
袁尚大喝:“你想如何比?”
刘标指着场中的大旗,道:“如今袁谭已经归降楚国,你已经是魏国唯一的嗣子,那么今后你也会是魏公。”
“如此,你也就可以代表魏国的天命了。”
“我们就比天命!”
“这场中的两面大旗,一面代表我,一面代表韩公,你将你的大旗也立在场中。”
“稍后我三人一同祈祷上天降下天雷,天雷落在谁的大旗,谁就是天命所归。”
“如何?”
袁尚听得有些懵,喝道:“天雷落旗这等虚妄之言,如何能代表天命?”
刘标大笑:“昔日昆阳之战,光武帝就曾跟王莽对赌。”
“若天命在王莽,陨石落入光武帝营中,若天命在光武帝,陨石就落入王莽营中。”
“最终,陨石落入王莽大营,成就了光武帝二百余年基业。”
“这天雷比起陨石,更能显出天的威严,如何不能代表天命?”
“还是说,你怕了?”
“你若怕了,不如就此回城。”
“毕竟你只是个嗣子,还不是魏公;若不是袁谭归降了我,你也没机会当嗣子。”
若不提袁谭还好,一提袁谭,袁尚的怒气值就收割了智力上限。
袁尚气急大喝:“我乃魏公嗣子,以前是,现在是,今后也是。”
“比就比,我会怕你和曹操吗?”
“来人,将大旗立在场中,我就不信这天命会在你身上!”
城头守将见状,忙派人通知袁绍。
得知刘标竟提出要比“天命”,袁绍也感到十分意外。
“这天命,还能用天雷来比的?”
话音刚落。
袁绍脸色忽然一变。
“不好,刘标小儿,这是要装神弄鬼!”
袁绍自个儿就玩过装神弄鬼的把戏。
当初简雍去邺城时,就有邺城郊外三日龙吟的异象,似乎是有上天在告示民众“天命”在邺城。
又传出流言诸如“有蛟龙五百年化形为真龙,龙吟三日,以福泽报恩邺城万民。”
“冀州有天子气,昔日桓帝无子、灵帝就是河间王的后人。”
等等。
都是袁绍暗中部署的。
虽然袁绍不懂刘标验证“天命”的术法,但袁绍懂如何愚弄大众。
异象人为。
即为天命。
沮授、郭图等人也是脸色一变。
普通人不懂,沮授、郭图等博览群书的人对方术不陌生。
不外乎:装神弄鬼。
就在袁绍准备派人,让袁尚取消这种愚蠢的比试时。
忽然间。
天空一道闪电划过,闷雷声起。
袁绍只感觉一口鲜血再次堵在喉咙:“不好!中计了!”
一口鲜血喷出,袁绍只感觉精神更萎靡了。
沮授、郭图等人连忙扶住袁尚,心中焦急。
“只是乱军心的诡计,明公不必太在意。”沮授凝声劝慰:“只要明公在,不论曹操和刘标用何等阴谋诡计,也无济于事。”
郭图也道:“用这等诈术妄言天命,足以证明曹操和刘标计穷了,用不了多久,曹操和刘标就会粮尽退兵。”
“明公再养精蓄锐,定可一雪前耻。”
而在城外。
刘标已经挥剑举天:“雷公助我,此战必胜!”
曹操也有样学样:“雷公助我,此战必胜!”
一时之间。
曹刘阵前众军,皆是纷纷高呼:“雷公助我,此战必胜!”
反观袁尚一方,不论城头城下,将士全都呆了。
袁尚目光呆滞的看着场中被“天雷”击中的“楚”字旗和“韩”字旗。
“天命,竟然在曹操和刘标?”
“天命,竟然不在我?”
“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大雨骤来。
刘标大笑着引兵回营,只留袁尚在雨中凌乱,口中还不听的念叨“天命怎么不在我?”
“天雷怎么不劈我的大旗?”
“为什么只劈曹操和刘标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