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季汉楚歌 > 第197章 江东周郎初遇大汉卧龙,一个八百个心眼,一个标里标气的

第197章 江东周郎初遇大汉卧龙,一个八百个心眼,一个标里标气的(2 / 2)

    见孙权都不肯在公瑾二字后面加个兄字,又强调吴侯的身份,周瑜内心也忍不住有了恼意。

    虽然是孙策的弟弟,但终究不是孙策。

    想到以前孙策的态度,再看孙权的态度。

    人走茶凉。

    情谊不在。

    方才孙权的话,让周瑜很心伤。

    若不是孙策临死前那句“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真想一走了之。

    可现在周瑜也不能用这句话来压孙权。

    孙权正在气头上又正是想证明自我的时候,越是提孙策就越容易让孙权变得死脑筋。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周瑜改变了话术:“可否让我看看,文聘送来的信?”

    孙权见周瑜不在劝退兵,语气也软了几分,将信递给周瑜。

    第一眼:好字!

    第二眼:骂得真狠!

    “这应该不是出自文聘之手,我怀疑这城中还有智谋之士助文聘守城。”

    “想破偃月城,就得先探明这智谋之士是谁。”

    “吴侯攻城多日,可有探得相关情报?”

周瑜一边思考破局之策,一边转移孙权对文聘的怒火。

    孙权想了想:“潘璋曾说,他听到有人高呼诸葛军师。”

    诸葛军师?

    周瑜想了想,道:“荆州复姓诸葛且有名望又有资格得到刘表信任的,只有诸葛玄。”

    “我曾在寿春见过诸葛玄,此人虽然有些名望但为人过于迂腐,也不善兵事。”

    “这诸葛军师,应该不会是诸葛玄。”

    沉吟一阵。

    周瑜脑海中浮现了一个稚嫩双目如炬的少年模样。

    “莫非是他?”

    周瑜心中有了几分猜测。

    孙权问道:“公瑾认识此人?”

    周瑜道:“谈不上认识,只是在寿春见诸葛玄的时候见过一次。”

    “诸葛玄有个侄儿,名为诸葛亮,跟着诸葛玄去荆州后娶了荆州名仕黄承彦的女儿。”

    “在荆州担任书佐郎。”

    孙权嘁了一声:“区区书佐郎,又有什么本事?我听闻那黄承彦的女儿长相奇丑,应是没人要才嫁给诸葛亮。”

    “诸葛亮想在荆州士人中立足,不计较黄承彦女儿的美丑,娶了黄承彦的女儿就可以入荆州士人圈。”

    “一个靠娶妻这种手段博上位的人,不过是个巧言投机之徒。”

孙权的语气中,有些酸味。

    恨的不是巧言投机,恨的是那个人不是自己。

    士人娶妻当娶贤,在乎什么美丑?

    这个贤,不仅仅是才能德行好,还有其背后的家庭背景。

    察举制被地方士人掌控的时代,才能德行好的标杆是由地方士人制定的。

    若无家庭背景,想称“贤”?

    做梦呢!

    周瑜过滤了孙权话中的酸味,摇头道:“诸葛亮还是有本事的,吴侯不可小觑大意。”

    “至于城中是否是诸葛亮,我得前往试探。”

    “吴侯若不肯退兵,可加派斥候打探汉沔江上的动静,再伺机破敌。”

    跟孙权又聊了一阵细节后,周瑜走出大帐。

    黄盖和程普迎上。

    “公瑾,吴侯有何决定?”程普语气急切。

    周瑜长叹:“吴侯对偃月城势在必得。”

    程普和黄盖对视一眼,皆是欲言又止。

    周瑜又道:“两位将军不必心忧,我心中有个猜测尚未被证实,得先去偃月城下一趟。”

    黄盖道:“我跟公瑾同往。”

    周瑜点头:“有劳老将军了。”

不多时。

    周瑜来到城下土坡,仔细观察城楼防御。

    这土坡是孙权攻城时堆砌的,正好用来观察。

    仔细观察了一阵,周瑜心中对打下偃月城更没把握了!

    黄盖问道:“公瑾,你观此城守备如何?”

    周瑜不假思索:“城池虽然残破不整,但城头的防御部署很工整。”

    “若是初战时一鼓作气,趁着城内军民士气不稳强攻十日,或有机会破城。”

    “以如今双方的士气对比,除非天时在我,否则难以破城。”

    天时,就是气象。

    比如孙策打沙羡的时候,大冬天的东南方提供了火攻的机会。

    比如关羽打于禁的时候,汉水罕见的猛涨。

    这都是借助了天时。

    其中还有个倒霉蛋诸葛诞,自觉寿春每年都会下大雨且一下大雨淮河就涨水,能一直淹到寿春城下。

    诸葛诞以为司马昭不攻之破,没想到司马昭扎营开始一滴雨没下,竟然罕见的大旱了!

    最离谱的是:司马昭破城后,当天就一场暴雨将司马昭的大营都淹了。

    这就是天时不在诸葛诞。

    如今也是如此。

倘若来场大雨,周瑜也能来个水淹偃月城。

    黄盖默然不语。

    连周瑜都说破城没机会了,那就真的没机会了。

    看着城头,周瑜派猛士近前:“建威中郎将周瑜周公瑾,请荆州书佐郎诸葛亮答话。”

    城头执勤的魏延吃了一惊。

    竟然是冲着诸葛军师来的?

    魏延忙派人去请诸葛亮。

    得知周瑜专程来请,诸葛亮的嘴角勾起了笑意:“周瑜这是想试探我军虚实啊!”

    想了想。

    诸葛亮让刘辟准备了个四轮车,然后用白布巾裹着头,一副“病秧子”的模样。

    这才登上城楼,让魏延高呼:“城下可是周郎乎?诸葛军师偶感风寒,不能见礼,还请周郎恕罪。”

    周瑜一愣。

    病了?

    周瑜不再让猛士呼喊,而是亲自近前:“书佐郎,没想到昔日寿春一别,竟会在此处相遇。”

    “我略懂些岐黄之术,不如出城,我亲自为你把脉诊断如何?”

    诸葛亮让魏延和刘辟搀扶着,沙哑着声音:“周郎好意,我心领了。风寒小症,过几日就好了。”

    “如今你我各为其主,又怎能出城相见引人误会?”

    “周郎来此,可是要攻城吗?”

周瑜大笑:“书佐郎误会了。”

    “数月前,伏波将军来吴郡为讨逆将军吊丧,曾提到有一义弟名唤诸葛亮。”

    “不知跟书佐郎,是否是同一人啊?”

    诸葛亮道:“周郎说笑了,这世间难道还有第二个诸葛亮吗?周郎既然跟义兄有旧,何不就此退兵?”

    周瑜道:“我的确有退兵的想法,只是吴侯打了偃月城这么久,就这样退兵有失颜面。”

    “昔日官渡之战时,伏波将军就曾去官渡劝和,让袁绍和曹操退兵。”

    “我也有意请伏波将军来偃月城劝和。”

    “不知书佐郎可否书信一封,我好派人送往伏波将军军中?”

    魏延大喝:“你这人好没道理。你要请人劝和,为何非得让诸葛军师书信一封?”

    周瑜大笑高呼:“这位将军误会了。既然要和,那肯定得两家同意。”

    “更何况,书佐郎是伏波将军的义弟,有书佐郎的信在,伏波将军才肯来啊!”

    诸葛亮拦住要反驳的魏延,回应道:“周郎若真有意劝和,我自当书信一封给义兄。”

    “请周郎稍等,容我准备笔墨。”

    魏延小声问道:“诸葛军师,真的要给周瑜信?他肯定不会将信给伏波将军。”

    诸葛亮嘴角一勾:“这我当然知道,不外乎想模仿我的笔迹罢了。”

    当即。

    诸葛亮令人取来笔墨和帛布,洋洋洒洒的给刘标写了一封信。

只不过。

    在落款的时候。

    却是:大汉卧龙、徐州名仕、琅琊国智榜第一人、楚地士人之冠冕、荆州名仕黄公之婿、荆州书佐郎兼行军军师、义弟诸葛亮拜上。

最新小说: 国家惊了,神话刚降世你成神了 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没毕业,我就娶了美女老师 我在风花雪月中等你 绝品天眼 今夜离港 流氓老师 被儿媳赶出家门后,她闪婚了豪门大佬 不原谅!真千金断亲后全家悔断肠 都市之天上掉下百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