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后,十一月七日。
北风萧瑟,雁向南飞。
兴许是到岁数了。
也或许是到了季节。
周元德躺在男寝楼下的摇椅上。
晒着太阳,张着嘴巴,呼呼大睡。
在他手边,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唱着戏。
但却难以听懂其中内容。
这时一阵清风吹过。
周元德鼻子耸动了一下,忍不住伸手去挠。
指尖无意识的划过转轮。
在一阵‘沙沙’的声音过后。
温和的女声从中传出。
“插播一条短讯。”
“中央气象台预计,从明天开始,新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即将来袭,这也将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冷空气。”
“请大家做好防范。”
闻言,下课回来的赵以安微微一愣,有些恍惚:“冬天了吗?”
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
不知不觉间,一年就要走到头了。
赵以安不禁心中唏嘘一声‘岁月荏苒,光阴如梭。’
而后便上至天台,开始练武。
上过学的应该都知道,冬天,正是弯道超车的好季节!
因为冬天,他冷!
人一冷,就会犯困。
犯困就会睡觉。
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刻苦努力。
自然就能够远超他人一大截!
而经过赵以安这段时间的磨炼。
《易筋经》和《抱丹站桩功》的熟练度都提升了不少。
《纵意登仙步》的熟练度,也从「入门」,晋级为了「小成」。
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圣心诀》的缘故。
在将《纵意登仙步》晋级之后。
除了身形更加灵敏,速度变得更快之外。
并没有展现出来什么特殊的能力。
至于那《秘宗拳》,则还是老样子。
因为赵以安没有突破到一流武者,掌握明劲,一直都没能突破。
不过。
也快了!
之前被困在墓穴里里,赵以安在杀完那些鬼子,通过自身感悟,将《易筋经》从「小成」突破到「融会贯通」后。
他的皮就已经被彻底练好了。
实力来到二流武者巅峰。
一身皮肤完美无瑕,可抵刀枪。
眼下又经过这几天的锻炼,外加那十全大补汤的补给。
赵以安感觉,自己距离一流武者,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深吸一口气。
先天之炁调动,顺着经络不断运转。
赵以安双腿分开,扎下马步,闭上双眼。
“呼—”
一阵寒风吹来。
赵以安顿时睁开双目,听风而起。
他脚踩先天八卦九宫位,以三圈六眼二十四宫格为走转路线。
蹉横跪摆,躅扣踔跆。
迎刃六开三入。
在这天台上,打起了秘宗拳。
在他手下,秘宗拳被他舞的虎虎生风,拳拳爆音。
但这并不够!
赵以安要的是突破!
要的,是掌握明劲!
...
...
几天前,赵以安曾问过季伶这个一流武者,明劲到底是什么东西。
具体是一个什么概念。
季伶当时便回答他,说:“明劲,拳之刚劲也!修炼明劲,修炼的便是易骨之道!”
而后又说什么。
拳经有曰:“静为本体,动为作用。”
拳术,因有无穷之妙用,故先有易骨,后易筋,再洗髓,最后怎么怎么,噼里啪啦一大堆。
讲的十分的细致。
但最后,赵以安反问季伶一句,你是怎么掌握明劲的。
季伶回了一句稀里糊涂。
赵以安顿时就明白这件事,指望不上她。
不过指望不上归指望不上。
季伶说的那些话,也一定程度上给了赵以安一些启发。
毕竟她引经据典说了那么多。
其中,总有那么两句比较有用。
赵以安就抓住了这些重点。
回去翻了翻书,查了查。
很快,就找到了明劲的修炼方法。
若想掌握明劲,需要内外一气,动静一源,体用一道。
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
再用九要之规模锻炼,练至于六阳纯全,刚健之至,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
如此,方可习得明劲。
如果是常人,在听完后,可能就直接懵了,无从下手。
但赵以安却不同。
在他刚刚初入二流武者的时候,他就已经掌握了先天之炁。
后面,在他习得了《易筋经》后。
那先天之炁更是因为《易筋经》的特性,在他的体内自行运转,其每运转一遍,都会变得更为强大。
也因此,集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
对于赵以安来说,并不算难事。
现在困住他的,是那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
这一要求,乍一听,很是简单。
实际上做起来,也的确是非常简单。
但不知道为什么。
赵以安这么照做了,打出来的拳,却根本就没有变化。
系统也没有反应,这就让他很是奇怪。
而在练了数遍过后。
赵以安意识到,自己就这么傻炼。
哪怕是练到累死,估计也练不出个所以然来。
必须得找到其中问题才行。
于是赵以安坐下,开始思考,复盘。
可不管他再如何想,都没有从中找出什么问题。
“炁也引了,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也做到了。”
“可怎么就是突破不了呢?”
赵以安挠着头。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做实验一样。
步骤都是对的,偏偏就是不能成。
可谓是让他郁闷无比。
百思不得其解的赵以安点上一支烟。
他深吸一口,思绪飘走。
过往记忆纷纷在脑海中浮现。
赵以安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
那就是在自己还没有去找张老太太,让她给自己开药前。
自己,好像就问过季伶突破这个问题。
当时的季伶是怎么说来着?
“筋骨劲?”
赵以安喃喃道了一句。
话音落下,他微微一愣。
等等!
筋骨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