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决无的问题,再解决性能落后的问题。
数秒过后,掌声渐渐落下。
经历过两款四代概念机方案深刻的身心洗礼,伊朗空军代表团团长卡达尔和阿尔伯兹,内心情绪如坐过山车般七上八下,互相对视一眼,安静未语。
一众航空技术人员和伊朗顶尖飞行员,纷纷从CF-24‘雨龙’概念机方案1.8马赫超低空突防性能回味之中清醒过来,双眼炯炯有神,屏气敛息,对于最后两款神秘的概念机方案极其期待。
圆润而短粗的机头,表面光滑呈流线型的机身,标志性的近距耦合鸭翼,修长的边条翼,从机身背部特殊厚实部位延伸而出的中等三角翼面,末端是倾斜垂直尾翼和可动水平尾翼。
“大家好,各位伊朗朋友好,我叫曹平安,结构部主任设计师,我负责为大家讲解第三款概念机方案,内部工程编号CF-26,代号熊猫。”
“熊猫概念机源于2000年,同属于歼-20备用设计机型,综合性能强化版,单座双发,动力系统为两台WS-15‘峨眉’矢量涡扇引擎,总推力362千牛,整机推重比,满载推重比,采用鸭翼+机身前边条翼+可变后掠翼+倾斜垂尾+可动水平尾翼气动布局,总体升力系数2.0,机身两侧采取DSI进气道设计。”
高达的整机推重比!
这是当前数款主流四代机需要仰望的推重比数据,轻松超越F-22和歼-20,位居纸面推重比数据虚空第一。
可变后掠翼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初被人忽视,后来经历被誉为‘寡妇制造机’F-111战斗轰炸机的低谷,又历经辉煌时期的F-14‘熊猫’和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最终落寞于二十世纪末大行其道的隐身设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