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雪提出一个有效抑制气动弹性发散的方案,第一,以石墨烯为基础研发新型航空材料,石墨烯材料能够承受前掠翼超音速机动产生的高升力扭矩,第二,以近距耦合鸭翼+前机身边条翼和主动弹性发散技术为辅,降低高升力带来的扭矩和颤振影响。”
“您的意思是?”林剑听闻这番话,屏气敛息,身体略微绷紧,似乎意识到什么。
打开了。
伴随着左雪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尘封已久的前掠翼气动布局,从世界航空专家专门为其打造的棺材里复活,即将重现于世间。
整番话就如同重磅炸弹般,轰然爆炸,瞬间释放一道蕴含高额能量的恐怖冲击波,席卷林剑的脑海。
话音缭绕于耳畔,久久不能散去,心神遭受强烈冲击的林剑,轻声重复着杨威这番标志性话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早已死去的前掠翼设计,在这一刻,竟是浴火重生。
杨威点了点头,脑海浮现左雪的面孔,轻声感叹:“没想到啊,石墨烯已经问世整整十年光阴至今,借助年轻人的活跃思维,我们方才察觉到石墨烯在航空材料领域的深厚潜力,我们的思维落后了。”
看待一件事物,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正常人需要如此,科研人员亦需如此。
自从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问世十年以来,杨威并未清楚意识到石墨烯在航空材料学领域的深厚潜力,更未意识到石墨烯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抵抗气动弹性发散。
可惜,如果杨威自己能够早点意识到这点,符合航空材料性能标准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或许已经用在歼-20‘威龙’身上,进一步提升歼-20的综合性能。
这就是基础材料领域进步所带来的恐怖收益。
思维。
所幸,得利于今天这通报喜电话,凭借着一位在读硕士生关于五代机的想法,使得杨威获得全新思维和灵感。
国内航空领域飞行器设计,主要以北航和西工大为主,北航第一,西工大第二,至于万年老三的南航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