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恒派人在山东等地建造水师基地,编练水师,为日后南下消灭南明做好准备。
但是李恒深知,南明小朝廷并不是自己一统天下真正的威胁。
他真正的威胁还是如今虽然元气大伤但是依然保持有相当势力的满清。只有将满清彻底消灭,他才能放心地南下灭南明。
1645年十月初一,秦王李恒在北京紫禁城称帝,国号依然为大秦,年号:启元,以明年为启元元年。
王后吕婕晋位皇后,王妃陈瑶晋位贵妃。
1646年二月,也就是启元元年二月,大秦皇帝李恒派大将项武,李定国,程猛等人带兵十万出山海关,一路向着满清的京城盛京杀去。
豪格闻讯大惊,亲自带兵前去迎战,结果被秦军连续三战三胜,清军损兵折将,死伤惨重,就连豪格本人也被秦军的火炮击伤落马而死。
自此之后,满清几乎没有了还手之力,秦军顺利地抵达了盛京城下。
在围城三日之后,满清小皇帝福临率众出城投降。
按照秦皇李恒事先的吩咐,满清十二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杀,其余人全都被迁入关内沦为奴隶。
又两月,满清余孽基本被肃清,辽东遂平,并入了大秦疆域。
在荡平了满清之后,李定国和项武又兵分两路,带兵进入了蒙古草原,用三个月的时间先后征服了蒙古各部。
对于和满清结为盟友的蒙古科尔沁部,几乎被秦军剿灭一空。
十二岁以上男子全部被杀,女子和幼童则被迁往长城以内。
对于蒙古其他各部,也根据他们的态度或者招抚,或者剿灭,或者迁居与汉人混居。
到了启元二年的时候,草原上蒙古人的威胁也基本被消除。
为了更长久地保持边疆稳定,秦皇李恒下令从关内迁徙大量百姓前往草原开荒垦地,并且颁发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来吸引百姓。
而这一迁徙守边的政策也成为了大秦的一项基本国策。
启元二年六月,秦皇李恒终于决定开始对南明的灭国之战。
七月,秦皇李恒亲自率领水陆大军三十万向南明朝廷发动了攻击,七月十五日,江南重镇扬州被秦军攻克,只有一江之隔的南京危在旦夕。
当秦军水师浩浩荡荡的出现在南京城外,并且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南京城头的时候,担惊受怕了一年多的朱由崧终于受不了了,派人出城向秦军投降。
南京城遂被秦军兵不血刃地占领,南明遂灭。
十月,整个南方基本上传檄而定,并入了秦国疆域。
启元三年三月,秦军大将邓刚率领秦军海军数百艘战船,三万余士兵进攻被荷兰人占领的大琉球岛。
到了四月初二,秦军登上了大琉球岛,大琉球岛终于重归华夏所有。
启元三年五月,占据了濠镜数十年的葡萄牙人主动上表表示愿意无条件归还濠镜。
启元四年五月,大秦辽东将军项武带兵进攻侵扰黑龙江的罗刹士兵,经过连续数战之后,侵入大秦的罗刹兵大部分被消灭,其余人也都被赶出了大秦国境,此后数百年再也不敢轻易前来袭扰。
启元五年,大秦的内忧外患基本上都被消除。
秦王李恒大力发展工商业,尤其是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国内的大量商人参与到了其中,源源不断地海贸税金流入了大秦国库,大秦国力日渐强盛起来。
同时,在秦皇的指使之下,大秦国内对于海外的各种信息也是了解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海外贸易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在这种背景下,秦王李恒下令组建了一个名为大秦贸易公司的海贸集团,开始了武装殖民的道路。
而在大秦国内,在秦皇的主导下,一场工业革命也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大量的新机器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因此而产生的大量商品,仅靠大秦国内的市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新兴的资产阶级急需要开拓海外市场,于是轰轰烈烈的海外贸易和武装殖民就结合在了一起,成了大秦贸易公司的两大主营业务。
启元十年的时候,大秦已经成为了整个东方最强大的帝国,不仅拥有强大的陆军,同样拥有强大的海军。
而这无疑触犯到了正在疯狂向全球扩张的大英帝国的利益,双方之间发生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摩擦,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大海战。
在印度洋上,双方的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参战的战船多达上百艘。
最终,这场大海战以秦国海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自此之后,大英帝国的势力几乎全部退出了东方。
启元二十年,大秦贸易公司派人登陆了美洲大陆,并且在上面建立了大秦在美洲的第一座殖民地,名为新乡。
随后十年之间,大秦贸易公司在北美大陆迅速扩张,陆续建立了上百座殖民据点,全部以大秦国内的城池命名。
启元三十年,秦皇任命皇长子李弘担任印第安省的总督。
从此之后,大秦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并且此后三百年之中,大秦一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