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历史 > 要塞:混在明末当军阀 > 第219章 出兵汉中

第219章 出兵汉中(1 / 2)

秦国,成都城秦王宫,御书房旁的军机议事厅。

    李弘高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众人。

    三位军机大臣以及在成都城的八位总兵、王城提督闵威以及大将军府总参谋处都督等与会人员依次而坐,气氛肃穆。

    如今秦国总共有十四个总兵,但是此刻能来这里参加会议的只有八人。

    第四镇总兵关桐正带兵守卫七盘关;项武镇守重庆;程猛镇守夔州府;李成正在进攻嘉定州。

    另有两位新编镇军总兵正在外剿匪,所以只有八位总兵参加这次军议。

    “今日召集诸位,乃是为商讨出兵汉中一事。”李弘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

    众人神色一凛,皆知此事重大。

    李恒看向一旁的总参都督叶尚,示意他开口说明情况。

    叶尚也是李恒从武庙之中召唤的名将级别的大将,能文能武。

    李恒虽然亲领大将军一职,但是大将军府的日常事务都是叶尚来主持处理,相当于李恒这个三军总司令的总参谋长。

    叶尚起身看了一眼众人沉声说道;“诸位,根据悬镜司掌握的情报,四个月之前,李自成在山海关外一片石与吴三桂的关宁军以及鞑子兵大战失败之后,损失惨重,带去山海关的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了七千余骑兵跟着他返回了北京城,所有步兵在这场大战之中几乎损失殆尽。另外,李自成手下十五员大将死在了一片石大战之中,就连李自成麾下第一大将刘宗敏都因此负伤。”

    虽然说的是四个月之前的一场战斗,而且距离成都城远在千里之外,这场战斗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有所耳闻。

    但是听到之前高歌猛进的李自成竟然在这一场仗中损失这么巨大,众人闻言都有些唏嘘不已。

    李自成二十万大军都能输的几乎全军覆没,这关宁兵和鞑子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啊。

    在场的人当中,马科,李定国,还有项国瓒这三位总兵都是后来加入的,其中马科和李定国都是跟大顺军干过仗的,对于大顺军的战斗力都比较了解。

    项国瓒也算是跟大顺军干过仗的,当初马科带人围攻广元城要不是李恒带兵救援,击败了马科,他这会肯定是没法坐到这里了。

    想到两人曾经在战场上为敌,如今却同殿为臣,项国瓒的感觉还是很复杂的。

三人因此对于李自成的惨败这件事相比其他人的感受更加复杂一些,所以脸上的表情都显得比较凝重。

    反倒是李恒嫡系的那几位总兵都比较平静,管你什么大顺军,大西军还是清军,只要敢与秦军为敌,就揍得你们爹娘都不认识你。

    叶尚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李自成从山海关兵败逃回北京城之后,匆匆在前明武英殿举行即位典礼,随即下令将吴三桂一家大小三十余口杀个罄尽。大顺军放火焚烧明宫并仓惶撤离京城。从进城到出城,前后历时仅短短四十二天天。”

    这句话让众人又是一阵唏嘘感叹,都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兴起迅速。明末社会矛盾尖锐,民不聊生,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他率领军队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仅用四年时间就攻破洛阳、围开封、攻襄阳、入潼关、占西安,经略陕西、甘肃、青海大部分地区,并于1644年正月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朝,同年3月便占领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

    然而,大顺政权的衰落也极为迅速。进入北京后仅仅四十二天就被迫退出,最终一路逃亡,直到1645年夏天死在湖北。

    从称帝到兵败身死,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完全称得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这四个字。

    虽然现在的时间节点上,李自成还没有死,但是谁都看得出来大顺政权已经在快速走向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因为李自成的敌人不仅仅只有吴三桂和满清,还有南明朝廷。

    本来还有个张献忠大西国的,但是李恒横空出世,取代了张献忠占领了四川,建立了秦国,所以李自成的敌人名单之中又要加上一个李恒了。

    这场失败让天下人不仅看到了满清的强悍,同样也看到了大顺军的虚弱。

    所以南明朝廷必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的。毕竟对于如今的南明弘光朝廷来说,李自成是正儿八经的大明掘墓人,是他一手将大明给一脚踹下了悬崖。

    无论是弘光皇帝朱由崧还是南明那些大臣,对李自成和大顺政权都是恨之入骨的。

    在南明朝廷的敌人排序上面,大顺政权绝对是排在第一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明朝廷刚建立的时候,有人主张“联虏平寇”。这里的虏指的就是清兵,而寇指的则是大顺军。

    这条策略的核心意思就是联合清军一起对付大顺军。后人听起来会觉得很荒谬,大顺军无论如何那也是汉人,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之间在家里可能会争吵、争斗,但面对外部的欺侮时却能团结起来一致抵御。

    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某些历史情境,比如明末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等各方势力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在明朝末年,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以及南明政权等,他们之间互相争斗,消耗了大量的力量。

    李自成的大顺军推翻了明朝统治后,并没有稳定住局势。南明政权建立后,一方面面临着大顺军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抵御清军的进攻。而大顺军在清军的攻击下,也处于艰难的境地。

    各方势力在内部争斗的同时,却没有能够有效地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清军。这就如同“兄弟阋于墙”,在内部互相争斗,而没有意识到外部的巨大威胁。

最新小说: 和未来宰相做同窗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从甲午开始造反,打造最强华夏! 金主. 蓦回鸾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美人帐下 极品昏君 换亲后,我嫁给当朝第一大奸臣 剑修也做魔法师吗[西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