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历史 > 要塞:混在明末当军阀 > 第214章 王号之议

第214章 王号之议(1 / 2)

称王这种事情为了逼格考虑,也不能亲自上场,否则很多时候就会显得急功近利,甚至成为笑话。

    按照吕兆波,钟子清以及左丘谋三人商量的方案,这次的劝进要采取一种从下往上的方式来做。

    原因也很简单,李恒出身本就不高,虽然是乡绅之子,但是也算是起于微末,不能跟历史上那些出身高贵或者本来就是权臣高官的前辈们比。

    那些前辈们称王称帝,往往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劝进,也就是先由朝廷的各位高官权贵开始上表劝进,最后下面的官员以及民心士绅百姓开始附和,最后形成一种众望所归的局面,然后只能“众情难却”,戴上王冠或者皇冠。

    但是李恒的崛起轨迹却是恰恰相反,虽然实际上他是靠着开挂走到今天的,但表面上来看他是走群众路线的崛起的,所以最适合他的劝进方式反而是从下往上,先在民间开始造势,让大家开始讨论这个话题。

    当所有人都觉得李大帅称王是顺应天意,是众望所归的时候,这个势就算是造起来了。

    这个时候再由各地的乡绅百姓用过献表情愿的方式来进行第一波劝进。

    百姓的愿望也就代表了一种天命所归。

    第一波劝进李恒自然是要拒绝的。

    第二波劝进则是由中下层的官员以及将领上表,劝说他们的大帅要顺应天意民心早日称王,安定人心云云。

    这第二波劝进按照规矩依然还是要推辞的。

    接下来就是第三波劝进了。

    这一波的劝进那分量就不一般了,既要有李恒麾下的主要将领,还要有如钟子清,吕兆波等主要文官的劝进。

    同时,钟子清还给李恒提了一个建议,就是最好能让四川的各位土司们也给他上一份劝进表。

    要知道,在明清两朝,西南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土司。

    光是明末,在四川就存在着大大小小几十位土司老爷。这些人就相当于各地的土皇帝,有人有钱有粮有兵,表面上虽然奉朝廷为主,但是实际上却行的是自治之实。

    明朝著名的女将军秦良玉就是重庆附近的石砫土司马千乘的妻子,她率领的白杆兵其实就是石砫土司手下的土兵。

    除了石柱宣慰司之外,还有酉阳宣慰司,下辖石耶洞长官司、邑梅洞长官司、麻兔洞长官司3个县级土司比较出名。

当然,还有许多更小的不出名的土司。

    这些土司老爷们在四川的政治分量也是不可小觑,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声援,那李恒称王就更加的名正言顺,理直气壮了。

    不过李恒却对于这些土司老爷们是否会配合有些疑惑,钟子清却说这正好是一次试探这些土司老爷们的机会。

    到时候派使者去招抚这些土司老爷,若是他们愿意归降,那一切好说,奉上降表和劝进书,那就可以暂时不动他们。

    如果他们不愿意归降,那也没关系。等到局势稳定下来之后,这些人就是第一批要收拾的对象。

    李恒当然现在还顾不上对付这些土司老爷,所以也就同意了钟子清的提议。

    大致的方案敲定之后,李恒就将这些事情交给了这三位组成的称王筹办小组去具体执行了,他只需要配合他们就行了。

    不光是在成都城中,在保宁府阆中城乃至李家军控制下的每座城池之中,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们都开始流传起了李大帅抗击流寇,剿灭盗贼,保境安民的英勇事迹。

    在这些事迹当中,李恒自然是绝对的大英雄,对敌人秋风扫落叶,对百姓却是秋毫无犯,爱民如子。

    无数的说书先生在茶馆酒楼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李大帅的事迹,甚至成都以及阆中等大城之中甚至还有戏班子将李大帅事迹变成了戏码在舞台上上演,引来无数百姓观看。

    看完之后百姓们才知道原来李大帅不仅年轻英武,而且还是如此的英雄了得,对百姓又这么好,对恶人又那么不留情面,这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的。

    在这种舆论浪潮之下,李恒是天上武曲星君下凡这种说法又不胫而走,开始广为流传。

    以至于市面上都开始出现了一些以李恒为主角的小说话本,内容就是玉帝不忍百姓受苦,特意派遣武曲星君下凡投胎来拯救百姓,很多故事走向离奇到李恒自己看了都汗颜。

    不过他本着不提倡,不制止,也不辟谣的三不原则静观其变,直到出现了一些以他为主角的艳情小说,李恒才有些恼火,下令让人查封印刷这种小黄文的书坊以及作者。

    当李恒的英勇高大,爱民如子,志向高远的形象在民间树立起来之后,舆论就开始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向着李大帅应该进位称王转进了。

    于是,很快就出现了第一波来到蜀王府前面请愿劝进的百姓,其中既有乡绅,也有许多普通百姓,还有不少的读书人。

    数千人聚集在蜀王府端礼门前的广场上,由十几位已经古稀之年的耆老以及一些读书人的代表向李恒奉上劝进书,请求李恒进位称王。

李恒出现在端礼门城楼上,亲自接见了这些请愿的百姓,表示自己非常感动大家的心意,但是自己德行浅薄,才干不足,不足以进位称王,最终婉拒了百姓们的劝进。

    百姓们劝说良久,李恒依然不允,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去。

    又过了几日,数十名各地官员的劝进表送到了成都城,请求李恒顺应天意民心,进位称王。

    李恒依然表示自己德行才干不足以称王,再次婉拒。

    消息传开,百姓们感慨不已,李大帅如此英雄人物,在名利面前却依然如此谦逊低调,实在是让人敬佩啊,于是李恒的声望在民间更进一层。

    在此期间,李恒派出的各路使者也前往各地招纳各地大小土司。

    对于其他土司,李恒摆出的是招纳的态度,意思就是你若是愿意投降归顺,那就一切好说。

    只要承认李恒如今的地位,接受他的统治,那你依然可以继续当你的土司老爷。

    如果不愿意归顺招纳,那也没关系。李大帅的小本本上就会记上你的名字,以后有空了会好好收拾你的。

    但是唯独对于石柱宣慰司,李恒派自己的亲卫段虎子送了一封信表达给秦良玉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敬意,并没有任何招纳的意思。

    段虎子的父亲曾经做过秦良玉的亲兵,所以就冲着这一层关系,秦良玉也不会为难段虎子的。

最新小说: 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和未来宰相做同窗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从甲午开始造反,打造最强华夏! 金主. 蓦回鸾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美人帐下 极品昏君 换亲后,我嫁给当朝第一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