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府后花园,那口井边弥漫着沉重与悲凉的气息。
李定国神色凝重地看着从井里被打捞上来的孙可望妻妾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就在他们攻入城中之时,孙可望正是从这同一口井中打捞出了大明最后一位蜀王和他的王妃的尸体。
那时的孙可望志得意满,怎料短短几日,他自己竟已身首异处,连妻妾也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命运的无常让李定国不禁长叹:“真是造化弄人啊。”
身旁的副将却颇有些快意道:“将军,这可能就是报应吧,他孙可望想害你,自己却先死了,连身边的女人都落得如此下场,真是活该!”
李定国沉默片刻,缓缓说道:“罢了,人都死了,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他转头走向一旁的项武道:“项指挥使,她们的后事该如何处理?”
项武道:“我已经派人禀告大帅了,大帅一向仁义宽宏,一定会妥当处置的。”
没多久,李恒果然派自己的亲卫千户卫风前来传达命令:“将孙可望的妻妾好生收敛,且已经派人去寻找孙可望的尸身,找回之后与他的首级缝合,然后与其妻妾一起下葬到凤凰山。同时,释放艾能奇和刘文秀等大西军将领的家眷等人。
李定国闻言心生感动,向着卫风拱手道:“大帅果然仁义宽厚,请卫千户替我谢过大帅。”
卫风还礼,笑道:“李将军不用多礼。大帅说了,人死为大,让死者尽快入土为安才是正事。城中还有许多犹豫不定的大西军士兵,还需要李将军继续出面劝降。”
李定国抱拳道:“定国定然不负大帅期望。”
李定国亲自出面劝降,成都城中的大西军们陷入了纠结与挣扎。
在李定国的劝降下,最终,绝大多数大西军选择了投降,只有少数顽固分子负隅顽抗,被坚决消灭,成都城就此全部落入李恒手中。
然而,李恒并没有急切地进入城中享受胜利的果实。
他深知,此时的成都城百废待兴,百姓们惶恐不安,需要的是安抚与重建。于是,他先派人发布安民告示,告知城中百姓过往不究,只要安分守己,便可安居乐业。
告示贴出后,街头巷尾的百姓们围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一位老者眯着眼读着告示,对周围的人说道:“看来这位李大帅跟以前那些什么大王啊巡抚啊都不一样,也许咱们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一个年轻人接话道:“希望如此吧,这连年的战乱真是受够了。”
虽然成都的百姓看到安民告示之后心中安定了许多,但是心中却都抱着忐忑不安,生怕这位李大帅又是说一套做一套。
不过他们很快就看到李大帅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言而有信的。
首先李恒派出大量士兵清理安葬城中的尸体,这些尸体既有大西军士兵的,也有一些没有来得及掩埋的明军士兵的,还有一些是在两次攻城战中被波及的无辜百姓。
这些尸体被从各个地方搜寻出来,如果有家人的则是还给家人,没有家人的则是被一辆辆牛车拉到城外去掩埋,好让他们早点入土为安。
天气炎热,这些尸体若是不及时处理的话必然会引起瘟疫。
一开始这项工作是由李家军的士兵们去做,但是很快,就有不少的百姓加入其中,军民一起干活,让清理的进度也加快了不少。
很快,城中的尸体全部被清理了出去,并且都尽快地入土为安了。
而且除了清理尸体之外,李恒还派出了医疗队,在城中各处搭起棚子,为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的百姓疗伤治病。
同时,李恒又派刚刚赶到成都的工程营指挥使袁征带着工程营入城,帮助那些在战争中房屋遭到损毁的百姓重新修缮或者建造房屋,而且还都是免费的。
本来对生活已经失去希望的百姓看着破损的房屋逐渐恢复完好,一个个感动的直掉眼泪。围观的百姓一个个议论纷纷,说自己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过官府会免费派人帮助老百姓修建屋子的,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这样的事情,可是今天却亲眼见到了。
李恒李大帅果然跟以往的那些人大不一样,是真正爱民如子的大好人啊。
于是,很多百姓在家中为李大帅设了生祠,每日焚香祷告,希望李大帅能够长命百岁,百病不侵。
李恒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以前看史书的时候听说当年大明各地给魏忠贤这位九千岁设生祠,没想到自己今日也能享受了这种待遇。
不过他心中也很有些感慨,这就是华夏的普通百姓啊。只要当权者对他们稍微好一点,他们就会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除了以上的措施,李恒还下令派出士兵组成巡逻队,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在城中各处巡逻,稳定城中的秩序。
城中的大街小巷中,一支支披坚执锐的巡逻队穿梭其中。他们对待普通百姓温和有礼,秋毫无犯,但对于那些作奸犯科、企图浑水摸鱼的歹徒却毫不手软。
一天,巡逻队发现几个歹徒正在打劫一家商铺,店家无力反抗,急忙大呼。
很快,一支巡逻队闻声而来,将几名歹人包围起来。
几个歹人都是当地的青皮混混,企图趁着城池易主的这段混乱士气浑水摸鱼,没想到却被巡逻队给遇上了,于是立刻跪地求饶,眼看求饶不起作用,又搬出了他们的靠山吓唬巡逻队的士兵:“几位军爷,我们可是玄衣社的人,您几位就算不给我们哥几个面子,好歹也得给玄衣社马爷一点面子吧。”
一听玄衣社三个字,那个跑过来的店家面色顿时变得很难看,甚至有些畏惧。
巡逻队队长冷笑道:“什么狗屁玄衣社白衣社,敢违抗大帅军令当街抢劫财物,就是天王老子的来了都不好使。将他们就地处决,以正纲纪!”
几名士兵听令,立刻手起刀落,将几个歹人斩杀当场。
围观的百姓纷纷拍手称快。
李恒还从缴获的粮食中拿出一部分,在城中各处设置粥棚,救济百姓。同时,从缴获的粮食之中拿出一部分投入到市场上,使得城中的粮食价格迅速下跌,恢复到了战前的正常水平。
粥棚前,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领着孩子,眼中满是感激:“谢谢李大帅的救命之恩,让我们有口饭吃。”
负责发放粥食的士兵微笑着说:“快吃吧,只要大家能挺过这难关就好。”
在李恒的一系列举措下,成都城中民心迅速安定下来。百姓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李家军的仁义,对李恒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茶馆里,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
“这李大帅真是仁义之人,和之前的大西军大不一样。”
“是啊,希望他能长久统治成都城,让咱们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