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更是振奋,齐声道:“定然不让大帅失望!”
李恒称王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之前在阆中城的时候,老丈人吕兆波就跟他谈起过这件事。
大帅这个名号有点不伦不类,号召力严重不足,所以吕兆波建议李恒尽快称王。
不过李恒当时觉得自己只有一府之地,称王的话会惹人笑话。
但是如今张献忠已死,大西军也即将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实力大损,自己完全有能力将成都城从他们手中夺回来。
只要击败了大西军,夺回了成都城,李恒的声望必然大涨。而且地盘也相比之前扩大了好几倍,称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对于李恒个人来说,称王的话可以让他拥有更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对于跟随他的部下来说,也拥有了更多的上升空间。对于他统治区域内的百姓来说,王爷的名号也让他们更加与有荣焉。
总之,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
众将纷纷告退,回去整顿兵马,次日就陆续开拔离开了汉州城,向着新繁和新都前线行去。
李恒也在亲卫营的拱卫下向着新繁城而去。
很快,在新繁和新都一线,李家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余人。
而同时,成都城内,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之间的矛盾已经趋于激烈,甚至差点演变成了冲突。
孙可望要独揽大权,就要找到杀害张献忠的那支明军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可是蜀王已死,四川巡抚龙文光以及巡按御史刘之勃以及成都总兵刘佳胤这些明军的最高层领导也全部自缢身亡。
要想查清楚此事,孙可望只能从那些被俘的明朝官员和将领们身上下功夫。
可是这些人被拷完了一遍之后,不是对此一无所知,就是被折磨的胡说八道,完全没有一个能对上的。
这让孙可望非常恼火,竟然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处死,以至于差点引起被俘明军的骚乱。
李定国对此表示不满,但是孙可望直接将火烧到了李定国身上。
他认为张献忠的死极有可能跟李定国脱离不了干系,理由是这支袭击张献忠的明军根本就不是明军,而是李家军假冒的。
他们之所以能偷偷地迂回潜伏到大西军的身后,肯定是因为有人在给他们提供便利。
而这个提供便利的人极有可能就是李定国这个被李家军俘虏后却又释放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孙可望认为是李定国勾结李家军害死了张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