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刘备的事情,吕布随即派出张辽为帅,携赵云、马超迅速赶往长安,掌控局势。
此刻他无心去与这个马儿说太多,降了还好,若是不降,杀了便是。
经历了这么多,那一颗心,早已变得坚硬起来。
随后在刘备大营,发现了自刎而亡的荀攸,吕布轻叹一声,也没有去感慨什么,同样厚葬。
而黄权、钟繇两人则直接投降,吕布简单安抚一番,就开始忙着大军的事情。
经过三日的简单休整,吕布率领大军继续前行。
长安城内,在刘备大军尽皆出发后,朝堂公卿彻底不再隐藏,亲近刘备的人几乎全部被清算,尽皆被杀。
随着争斗的升级,更多的人落败身亡,长安城的防备,也几乎由胜者的家族出手,抽调家族中的护卫与家丁组建成军,瞬时拥有三千余军。
刘协本以为自己会大权得握,但权力仍旧被臣子掌控,完完全全忠于刘协的臣子也被清理了不少,让刘协更是无比绝望。
但有一点是好的,他逐渐可以参与到决策之中,他的意见,成了所有人都需要思考的,无法忽视的。
然而很快,长安城内所有人就高兴不起来了,太史慈率领骑兵来到城下,数万骑兵围城。
太史慈在进入长安之后,就派张绣与苏仆延掌控从汉中进来的重要通道,武都更是放了一万骑兵,以应对曹操的大军。
太史慈围城之后,并没有发起进攻,但即便是这样,依旧让长安城内所有人,包括刘协在内,一阵胆颤心惊,人心惶惶。
此刻所有人才知道,他们这是刚离开狼窝,又要入虎穴了,本以为可以有一番作为,但没有想到现实的残酷来得这么快。
但太史慈的没有攻城,又让他们看见了希望,随即派人出城说服太史慈,让太史慈忠于大汉,忠于天子。
然而太史慈直接见都没有相见出城的天使,直接让人又送回去了,这让一众存活的公卿大骂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汉中,率领大军的曹仁看着吕布大军已经占据重要位置,又全是骑兵严阵以待,无比头疼,只得向曹操写去书信。
然而黄忠却是坚持请战,曹仁碍于曹操对黄忠的看重,同意黄忠的请求,两军在斜谷展开激战,最终小胜,将张绣逼退,黄忠更是差点砍杀张绣。
曹仁见状,顿时率军继续前进,因为地形的原因,导致张绣的骑兵根本无法施展。
然而来到地形相对宽阔一些的地方,曹仁等人被张绣的骑兵骚扰得防不胜防,只要大军开始行进,骑兵就来了,根本没法走,最终以小败的代价退回斜谷之内。
当马超率军赶到时,曹仁彻底没有想法,率军返回修筑工事,以防吕布来攻。
马超的到来,已经让他明白,吕布不仅胜了,就连马超都都想吕布了,不然马超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还与张绣一起。
襄阳的曹操在得知曹仁的消息后,一声长叹,他终究还是比吕布慢了不少。
他是真的无奈啊,从汉中入长安的道路艰难,小道也被损坏不少,导致大军行进的速度很慢。
然而太史慈的骑兵却恰恰相反,行进速度太快,他的大军在机动性这块,完全无法相比,谁让他没有什么骑兵呢。
其实不是曹操没有骑兵,曹操也有两千多虎豹骑的,但这个骑兵和吕布比起来,真就和没有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最终曹操让曹仁退回汉中驻守,也没有对徐州与江东发起进攻,而是继续开始休养生息,同时将益州作为绝对发展核心,重心开始向成都迁移。
蜀中因为道路的问题,有着天然的防御屏障,险关众多。
如今他又势弱,退路的问题做好,才能更有效的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因为接下来,豫州、荆州绝对会成为主战场,吕布肯定会将他限制在益州,这是毋庸置疑的。
为此曹操已经在开始迁移人丁,做好了大力发展益州的准备。
长安城。
吕布率军来到长安,朝堂公卿尽皆不愿开城门,最终吕布以清君侧之名杀入,三千余原本各家族挤出来的大军,全部被杀。
进入城内之后,吕布将主要的人尽皆斩杀,加上原本长安的争斗,朝堂上如今更是没有多少人存活。
唯独杨彪与伏完,一个的根基为杨氏,就在弘农,加上自己没有主动参与那些事,没有被牵连。
伏完则是有一个好女儿,如今为大汉皇后,但却是接连参与斗争,又率兵抵抗吕布,吕布在犹豫再三之后,当着刘协与伏寿的面,将伏完斩杀。
随后又以伏寿蛊惑天子刘协为由,处死伏寿。
这一次,吕布没有丝毫的留情与心软,尽管杀了不少人,但吕布尽皆有理由,全部是为了天子刘协而出发做出的决定。
宫殿内,吕布与刘协两人坐在阶梯上。
刘协身子都在颤抖,有对吕布的恐惧,也有对吕布的愤恨,更有对吕布希望的破碎。
“为什么?为什么!吕奉先,你不是天下人称赞的大汉忠良吗?怎么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你还想弑君篡位吗?!”
刘协用尽全身的气力嘶吼着,双拳紧紧握在一起,想要从吕布嘴里得到一个理由。
然而当吕布平静的看向他,看着吕布那深邃的双眼,冷漠的神情,刘协顿时往后退去,不敢再与吕布对视。
此刻刘协无比后悔刚才的质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去说?
但想到自己才是大汉皇帝,刘协又满心不甘,心头更是无比的屈辱。
紧紧攥紧衣物,泪水不断往下流淌,整个人逐渐蜷缩成一团。
吕布看着刘协,心头无比的失望,要是刘协能够继续像刚才质问他那样,爆发出男儿的血气,他还会高看刘协一眼,但如今,只有失望。
这就是大汉的皇帝啊,这样的刘协,能够指望这样的人做成什么大事?
原本他还有些可怜刘协的,但现在,并无半点怜悯之心,这样的刘协,他只能说活该。
虽然这与刘协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联,但身处这么一个时代,这么一个乱世,又身为皇帝,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得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才行。
虽然这对刘协无比的苛刻,但没有办法,这就是那残酷的现实,哪怕刘协之前还小,但身在天家,被董卓扶持为皇帝,就得有那样的觉悟。
要不然就彻底放弃,不应该心存幻想。
心中又有幻想,又不敢去做,无法保持本心,只会变成现在这样的畸形。
其实但凡刘协不怕死,胆子大一些,在被董卓扶持上位之后,该硬的就和董卓硬着来,董卓又真敢杀刘协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