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在北还是在南,究其根本就是打袁绍还是打袁术的区别,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无论是袁绍还是袁术,如今的实力都不差,都不是他吕布想要拿捏就能拿捏的。
但即便袁绍与袁术如今很强,吕布依旧有着很大的信心,无论对上谁,他都有把握。
袁绍还不是巅峰强,如今的袁绍,还不至于那么可怕。
袁术则是表面强,实则有些弱。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动袁绍,会引出曹操,动袁术,旁边还有一个孙坚。
无论曹操与孙坚有没有野心,但在如今,无法争辩的是两人都分别需要袁绍与袁术的扶持,需要借袁绍与袁术的势。
戏志才与贾诩也在不断沉思,如今吕布的这番话,就是彻底将心底的雄心壮志放在明面上了。
重心在北还是南,直接涉及到吕布天下一统的大业。
虽然如今说这个好像有些过早了,还有些不切实际,但在两人心中,却是信心满满。
如今的局势,对他们而言,并不差,青州的大军,可以提前开始进行调动,如今能够拿出吕布这个实力的人,天下也是屈指可数的。
但往北还是往南,两人是真的无比纠结,可以说各有各的好。
要是没有麋竺这事,徐州没有让他们看见这么大的希望,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北方,压根不用想。
但如今有着麋竺在徐州,他们拿下徐州的概率无疑是最大的,就等陶谦身死,就等徐州被曹操进攻,就是他们的机会。
而有了徐州,南下将会无比顺畅,直接可以对袁术发起进攻,而且袁术称帝这件事,他们两人心中几乎都默认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要是向北,徐州反而显得有些累赘,不是徐州不好,而是在攻伐袁绍时,徐州将会拖累他们极大的兵力部署,牵扯他们很大的精力。
如今袁绍与公孙瓒的大战,对他们而言又是极为有利的。
至于实力问题,两人心中也在不断做着权衡。
戏志才与贾诩都非常清楚,今天这个决定一旦下了,大业能不能成,可以说就看这一次的决定了。
决定做对了,实现了,大业可成。
要是决定错了,没能实现,大业未成,面临深渊,就真的成了: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几人沉默许久,没有半点声响。
“主公,我建议选择北方!”
沉默被打破,吕布与贾诩一同看向戏志才,戏志才目光灼灼的看向吕布。
他是军师祭酒,如今涉及到未来的战略规划,他戏志才当仁不让提出自己的建议。
“主公,北方才是一统天下最为重要的根基,如今青州的发展已经安排下去,再两年,必然能够极大的反哺给主公。
如今北方无论是袁绍还是公孙瓒,实力都为大损,且短期内战事无法结束,这就是我们极好的机会。
只要占据河北之地,又有冀州、青州支撑,幽州的战马,可以大肆扩军,增强实力。
而在南方,袁术称帝已经是必然,无论是主公还是我与文和,都是这样认为。
当袁术称帝,南方必然会爆发混战,曹操会出兵豫州,孙坚只要存在野心,必然会出兵,而哪怕是荆州的刘表,必然也会出兵。
他为汉室宗亲,袁术一旦称帝,就是天然的死敌,绝无任何缓和。
那时南方局势过于混乱,我们若是参与进去,恐怕投入极大,得到的收获并不那么理想。
故而选择北方最佳,乃是王霸之基!”
吕布静静的听着,没有丝毫打扰戏志才,同时心中也在不断思考着。
其实无论是北方的袁绍,还是南方的袁术,接下来的动作他都可以预见,这就是他先知的优势。
戏志才的声音继续传来。
“自顾从北到南易,从南到北南,最为根本的,就是骑兵!
中原地势平坦,没有骑兵,哪怕大军占据数量优势,风险依旧足够大。
只要我们的骑兵强于天下,就无人能与我们争锋。
而打到南方时,需要的不过是建造大船,操练水师,便可以在南方进行作战。
相对于战马的获得,水师的组建要更加简易,这就造成了从北往南打更加容易。
而最为重要的是,专注北方战事,只有袁绍、公孙瓒、刘虞三方势力,如今三方势力都已交战,唯独只需要注意曹操,就不会有其他人参与进来。
虽然还有黑山军与匈奴、鲜卑等,但起码在先期,完全无需担心,到了后期,我们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这些也不足为惧了。
唯有曹操加入,才会影响我们对北地的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