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听着贾诩的话语,一阵欣喜,同时又觉得好笑。
他在雒阳城外那一战给人的留下的印象,确实足够深刻,尤其是贾诩这个当事人,他都没有想到,贾诩会这么想他。
然而贾诩那句正是因为怕死,反而被李儒给挑中,吕布是真的忍不住乐了。
自从知道那人是贾诩后,他到现在都没有想通的疑团,原来原因也是这么简单。
但细想一番,吕布又觉得李儒没有安排错,他还记得当他杀向贾诩所在的方向时,贾诩表现出来的不安躁动,当时他是信以为真的,他还以为真是董卓。
除了他没有想到董卓会用替身外,就是贾诩的反应,他一路杀过去,董卓肯定以为自己中计了,才会不安躁动,又因为周边西凉骑兵繁多,也没有逃跑。
等他彻底追上,那直接转身就逃的狼狈样子,吕布都还以为是董卓怕了,怕自己大业未成就死了,然后直接逃。
一开始距离远,看不清,近了些的时候贾诩又是背对着他,他更是看不见,才误以为那是董卓。
如今想想,别的不说,李儒那个将计就计,起码是很成功的,也就是布置的伏军不知是战力真不行还是不愿出力,与西凉骑兵的衔接出现脱节,他才能杀出来。
不然那一次,就真让李儒成功了,他要么降董卓,要么死,哪里会有现在。
看着贾诩至今都有些后怕的样子,吕布笑着开口。
“那些事已经过去了,今后在我这里,肯定不会那种情况。”
那些不好的,吕布也不愿意再去让贾诩翻出来,如今知道原因就行了,起码解开了他一直以来的疑惑。
贾诩闻言也是笑了,他也怕吕布继续追问下去,当初那段回忆,他是真不想提起了。
那时候他明明就是一个无名之辈,偏偏被李儒挑中,偏偏行那样的事,贾诩都觉得自己点背,怕死有错吗?
在贾诩看来完全就是没错,谋事先谋己,必须要保全自身,但就这样,都能被李儒给揪出来,他也是服了。
两人对饮一杯,闲聊一会,当聊到安置的事情时,吕布也有些坐不住了。
“文和,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直接去田间看看,再将良平也叫上。”
“既然主公有此雅兴,在下自当随行。”
随即让典韦叫来宁朗,三人一同来到城外田间。
吕布看着地里还在田地里忙碌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吕布也是格外的欣慰。
起码从百姓的这些笑容,吕布可以看出,对于目前的安置以及分配,是满意的,对于未来的日子,是有希望的,不然不会这样。
吕布走了一圈下来,神情却是越发凝重,眉头紧皱。
“文和,良平,你们分配田地后,没有让人疏通水渠吗?
尤其是沟渠,沿着这些田地的边缘,不挖掘出一条沟渠,待到耕种后,过后若是少雨,该怎么灌溉农田?
这只是其中一点,而若是遇到持续下暴雨,到时田地里雨水堆积,没有沟渠,多余的那些水,该怎么排出去?”
吕布心头沉重,刚才他看到的,沟渠没有挖掘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水渠,只有一条还没有被疏通以及拓宽,真到了需要灌溉的时候,难道用人去挑水?
若是在地势陡峭的山坡,那样做没有办法,只能靠人挑水灌溉,但他眼前的这些田地,跟平原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远处就有河流,青州的水系可以说是比较好的。
这么好的优势不利用起来,还想要什么好收成?
贾诩宁朗闻言,径直站在吕布身前认错。
“主公,这是在下忽略了,请主公治罪。”
吕布看着两人态度无比诚恳,更多责备的话也说不出口,怎么说呢,他指出来的这些,对两人而言基本也有些超纲了,懂军政,未必就懂农事啊。
农事这块,他还真得找个擅长的人来才行了,不然他总不能每天都盯着这些农事,闲时还好,忙起来的时候呢?
熟悉农事的,如今在他周边,吕布也只能想到陈登与毛玠。
陈登是如今徐州的典农校尉,在徐州就是负责搞这块的,徐州能有如今的富庶,与这陈登有脱不开的关系。
毛玠不用说了,历史上建议曹操屯田的就是这人。
如今陈登有主,只剩下一个毛玠无主,但让吕布头疼的是,他好像不一定能弄来毛玠,因为这人,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士族子弟。
吕布不再去想,看向贾诩与宁朗。
“现在不是认错的时候,现在来说说,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