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寒门平日里不受待见,缺乏一个舞台,如今他就给这些人一个舞台。
戏志才闻言,起身恭敬拱手。
“在下代天下寒门士子,谢过主公!”
戏志才很清楚这份招贤令的意义,吕布这样做,必然会招来世家中人的一些非议,但吕布却是给了所有寒门子弟一个入仕的途径。
戏志才自己就是寒门出身,他很清楚这个时代的偏见,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眼中,寒门士子,跟他们口中的贱民,又有什么区别?
吕布来到戏志才身旁,将戏志才扶起。
“志才,说这些做甚,这件事,我可就交给你来做了。
如今文和未至,这里的事情,你便挑起来。”
戏志才闻言也是笑了,满是感动。
“在下必竭力而为,为主公排忧解难。”
对于内政事务,他确实不擅长,但不代表他不会。
随后吕布拿出一张纸,写上几个人名,交到戏志才手中。
“这几个人,志才你下去后立即找到他们,就说我吕布,征辟他们入仕,务必要将这几人请来。”
戏志才看着名单上的名字,有管宁、邴原、左伯、郑益、太史慈。
这几人,除了太史慈,其余四人他都知晓。
管宁与邴原,都是青州有名的儒士,左伯则是因为研究出青州纸而闻名,郑益乃是大儒郑玄之子。
这四人中,尤其以管宁、郑益身世最好,管宁出身青州大氏管氏,郑益则完全是因为其父郑玄之名。
即便是蔡邕,影响力上都远不如郑玄。
郑玄师从马融,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创造出郑学。
底下自愿跟随门客三千以上,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
说句不客气的话,换成大汉天子来,都得对郑玄客客气气的,哪怕郑玄指着天子鼻子骂,天子都必须得忍。
“主公,邴原与管宁如今在辽东避难,左伯也隐居在家,征辟郑益,郑大家可否同意?”
饶是戏志才,这一刻都充满担忧,无他,吕布列出来的这些人,在他眼中,除了无名之辈太史慈,其他人都不是那么好请的。
吕布听闻,却是笑了,他对这些,可是早有准备。
“找到邴原与管宁时,可言青州黄巾已平定,现青州百废待兴,满目疮痍,急需他们回到家乡,恢复民生,青州百姓,需要他们。
这两人去辽东,就是因为黄巾作乱,只要这点解决,剩下的,一定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必然会归来。”
“至于左伯,去了之后直接告诉他,我这里有制造出更好,成本更低的纸,他必然前来。”
“郑益那里,你派人去,若是郑大家不同意,我再亲自去登门拜访。”
这四人他都没有什么担心,即便他不用郑益,后面那个孔融都会用,他又何必留给孔融呢。
而且这人是真的可以,孔融这货竟然让郑益去带兵,最后被黄巾所杀,吕布是很不平的。
郑玄之子啊,孔融派去领兵打仗,完全就不会用人。
不仅浪费人才,还间接导致了郑益身亡。
而这几人当中,吕布真正比较看重的,反而是太史慈。
但看着眼前的戏志才,好像对太史慈并没有怎么上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