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汇丰大厦已经是第四代大厦,处在中环,座落于皇后大道中和德辅道中之间。
这座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大厦,从构思到落成用了6年的时间,这还不是现在形态下的汇丰大厦。
因为战后经济发展,建筑物已不敷应用,汇丰在1981年的时候再次动起了脑筋---重建。
从7月开始,至85年5月结束,历时近4年时间,耗资52亿HKD,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及首幢耗资10亿美元的大楼。
由此可见汇丰的财力。
当然了,现在的汇丰已经不是回归前的汇丰了,实力还在,影响力下降了许多。
这一点,恐怕就是沈弼继续担任大班,也无法改变。
中午没有午休,老李低调的出现在这里。
他的性格就如此,多疑而谨慎。
原本纯粹的金融就不是他的强项,而李家却被强行绑在了多头的战车上,现在,高盛如此诡异的一幕操作,让他不得不亲自来找老朋友。
刚下车,一位汇丰的高层迎了过来,笑道:“李生,葛霖先生在等着您”
老李只是淡然的点头,公事化的问了句好。
毕竟不是斯蒂芬葛霖亲自来迎接,要低调。
再着,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后,集团的总管理处搬迁至伦敦,留在港岛的大班,其权力跟曾经的沈弼不可同日而言,他老李现在有这个底气跟斯蒂芬葛霖平起平坐,更别说他还是港岛汇丰的重要股东之一。
等见到了见到了真正作主的人,老李又是一副面孔,以之前电话中“高尔夫之约”为开场白,然后才进入主题:
“斯蒂芬,高盛的事恐怕还需要汇丰出面,探一探消息”
恒指到了这个位置,他已经赚不少了,萌生了退意。
这意思很明显,要么汇丰出面,摸一摸高盛真正的意图,要么你得给人家一个准确的底,不能陷他老李于危险之中。
斯蒂芬葛霖却道:“李生,危险是没有的,高盛的亏损是确定的,这一点交易所未出面干涉就是明证”
“在理,但不解啊”
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可言~
此情此景出现在米国,一众资本欺负高盛,想必国会山早就下场拉偏架了。
现在港交所刻意维持公平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人家觉得港岛以外的资本---高盛吃了大亏的原因吗?
占理,不怕,谁让你明牌做空来着~
任何一个地方的官方都不会纵容这种行为。
但是,不讲规则就不行。
这个时候你还要拉偏架,人家分分钟就敢把米国大爹摇过来,谴责你,再逼迫你,然后惩罚你。
“或许,我们可以试探一下~”,斯蒂芬葛霖想了下道。
“怎么试探?”,老李问道。
“很简单”,斯蒂芬葛霖在老李打的电话后就仔细想过对策,“下午的这一波,如果高盛急了,说明离他的爆仓位置不远了,如果他还是选择不出手,咱们坑一坑别人,尤其是那些国际游资”
“落袋为安?”
“对,落袋为安”
这一波是围猎高盛,是资本把恒指抬起来的,可不是基本面,因为港岛的经济情况摆在这。
一旦脱离了基本面,没人还能控盘,汇丰也不行。
不过,为了试探,汇丰也得砸资金进去。
......
“张,你就不急嘛?”
同样是中午,比尔维克急得如热锅旁的蚂蚁。
一旦张远亏了,两人之间的“蜜月期”该会提前结束,更不用谈那个可笑的“朋友”关系。
35460是张远爆仓的位置,而这厮却跟没啥事的路人甲一般,每天来高盛坐坐,剩下的时间竟然跟港岛的两个小情人玩起了风月~
这TM还有王法吗?
“急什么~”
张远的语气很平稳,心里也在纳闷。
NND,真没想到官方竟然真做到了绝对的公平啊!
“不急?”,比尔维克气笑了:“张,你要知道,如果明天恒指摸到了35000点,高盛肯定要采取行动的”
在爆仓的边缘徘徊,是件很危险的事。
风险线的上限是35300左右,不代表着在35000点附近高盛一直任由形势再发展下去,他们肯定要平一部分的。
因为持仓量太恐怖,上帝也不可能做到近30万手的空单能全部低于穿仓的位置安然离场。
“我知道,比尔,事情还没严重到这个地步”
“你在跟我讲故事吗?”
“不讲故事,我给你理由”
“行,我倒想知道你还能用什么理由说服我”
“信息不对称”
“???”
这TM是什么理由?
张远问:“我和高盛的资金协议中的杠杆比例,外人不知晓吧”
比尔维克没好气道:“协议摆在那,我要是透露了比例,你的所有损失和可能的预期盈利都将由高盛买单,我TM疯了啊”
张远笑着问道:“那高盛和交易所的杠杆比例呢?”
“你是说?”
比尔恍然大悟。
张远在他这里是有个1:3杠杆的,这是机密,投资者不知道啊!
他们只认为这就是高盛自己的空单,资金也是高盛自己的。
他们更不知道的是,操NMD,你TMD个大傻逼,玩期货不带杠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