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广回师大隋时,一道急报再度送到了杨广面前。
如今的杨素,一路上高歌猛进,大获全胜,让洛阳城周边各郡县尽数沦陷,谁都没有想到,德高望重的杨素竟会造反。
这个结果,确实令人始料未及。
杨素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效,原因其实有很多。
其一便是因为,他先发制人,在所有人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动手。
至于其二,那就是杨素自身的影响力了。他作为大隋重臣多年,可不是等闲反贼,很多臣子都受了他的提拔。
这样的消息,对于杨广来说,自然颇为不利。
他眉头紧锁在一起,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他还有些难以接受,在他看来,自己对杨素不薄,他怎能起兵谋反?
实在是太可恶了。
但是现在,杨素造反已经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他要做的,就是尽快镇压杨素叛乱,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
虽然说,杨广并不在意百姓的死伤,但他并不希望,大隋陷入动乱之中。
因为这意味着,杨广的统治将会被削弱,他的权力也会受到限制,这当然是他不愿看到的结果。
看着面前的这份战报,杨广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思绪冷静下来,接着,他看向前方群臣,沉声说道:
“诸位爱卿,杨素这奸贼果然好手段。
现如今洛阳周边郡县,大多都已经陷落。若非有潼关和虎牢关两道险关阻挡,恐怕杨素麾下反军,已经杀到河北之地来了。
诸位有何良策?
尽管直言,但说无妨。”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杨广自然不会优柔寡断。其实杨广并非愚鲁之辈,恰恰相反,他是个聪明人。
他有着许多天马行空的设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关键在于,他太过狂妄自大,也太过自信了。
他根本没有将百姓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不管是天下百姓,还是他手下的文武群臣,都只是他达成目标工具而已。
甚至于,那些百姓对于杨广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死了就死了,根本无需放在心上。
殊不知,当这些百姓再也无法忍受杨广的统治,只要有一个人振臂高呼,将这些人号召起来。
瞬间这股庞大的力量,将会席卷大隋,让杨广陷入彻底的绝境之中。
哪怕这其中,有人推波助澜很重要,但究其根本,还是杨广不得民心,他也不知道民心的重要。
而这样的认知,无疑会给他招来灭顶之灾,等他真正明白这一切,后悔莫及的时候,早就为时晚矣,根本无法改变。
毕竟,当百姓揭竿而起,在想要让他们恢复平静的生活,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除非说,杨广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将反贼镇压,才能让局势稳定下来。
可是,如果杨广拥有这样的实力,那他绝对不会认错。
他会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想法。
群臣也是面露凝重之色,这件事情确实有些麻烦,并非随随便便就能解决。
这可是杨素啊!
谁能想到,这位大隋老将,竟然成了他们的敌人,当真令人头疼。
韩擒虎仍旧是率先说道:
“启禀陛下,以这消息所言,杨素如今计划,应当是掌控洛阳为核心的各郡,以此为根基,来抵御朝廷的征讨。
不过,如今对于我们的好消息,便是虎牢关尚未丢失。是以老臣以为,陛下应当尽快派遣大军,前往虎牢关支援。
先守住虎牢关,以免被杨素断绝大军道路。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如果长久拖延下去,只会更加麻烦。
恐怕会让中原各地,彻底陷入动乱。”
此刻韩擒虎脸上,满是担忧之色,看得出来,他绝非在敷衍杨广。
作为一名大隋老将,当初他也是统领大军,南征北战,为大隋开疆扩土,建立盛世,立下赫赫战功。
虽然说,他的功劳逊色于杨素,却不代表他什么都没做。
当今天下好不容易才安稳下来,他自然不希望再度出现乱世。
前方杨广听了,不由得微微点头,他也觉得韩擒虎所言有理。
同时,因为韩擒虎资历极高,像他这样的老将,本就经验丰富,久经战阵,不是其他年轻战将能够相提并论的。
如果不是杨广御驾亲征,或许韩擒虎就是大军主帅。正如大隋上次征讨吐谷浑一样,韩擒虎挂帅,宇文成都为先锋。
不过,在说完这些话后,韩擒虎显得有些犹豫,短暂迟疑之后,他终究还是说道:
“启禀陛下,除了方才这些话,老臣还有一策。如今靠山王杨林,坐镇于登州府,可以令人快马传令,让靠山王领兵出战。
如此一来,陛下亲自统领兵马从河北而来,靠山王则是从山东领兵,对反贼呈夹击之势,方可速战速决,尽早剿灭叛乱。
同时,陛下也应传令潼关总兵魏文通,让他继续坚守,不能给反贼可乘之机,只要不让反贼杀入关中,局势便还可控……”
韩擒虎认真说着自己的想法,没有半分遮遮掩掩。他这大半生,都在为大隋而战,临到年老,他当然不想和杨素一样。
听到这里,杨广却显得有些沉默,或者说是纠结。他确实没想到,韩擒虎竟然会提及杨林。
杨林乃是大隋靠山王,忠心耿耿,威名赫赫。虽然杨林是大隋宗室,但他无妻无子,没有任何人怀疑他的忠心。
实际上,杨广也一样,他从未怀疑过杨林的忠心。
只是,杨广并不喜欢杨林。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杨林这等老将威名太盛,他不喜欢超脱自己掌控的事务。
正因如此,杨广才会让杨林继续镇守登州府,也不曾召见于他。
反正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此刻,韩擒虎所言,无疑是将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杨素兴兵造反,局势颇为严峻,他到底要不要用杨林呢?
其实杨广的纠结,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过不多时,他便回过神来,在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虽然说,杨广对杨林心有不满,但是有些事情,是不可否认的。
那就是,杨林绝对是一位忠臣,他对大隋的忠心,无人能够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