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崔家家主说完之后,众人皆是面露思索之色。
如今的局面,对世家并不利,他们当然不想坐以待毙。但是要怎么做,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呢?
杨广拿下辽东城,虽然暂未扫灭高句丽,却让众人感觉不安。他们必须在高句丽彻底覆灭前,将计划付诸实施。
感受到众人有些热切的目光,崔家家主目光逐渐变得认真,说道:
“至于本家主的计划,倒也简单,杨广的所作所为,早就惹得无数人不满,我们不好直接动手,却能扶持其他人。
至于扶持的人选,本家主觉得,杨素是个不错的人选!”
“杨素?”
当崔家家主说出这个名字,众人皆是面露愕然之色,显然他们没有想到,崔家家主竟然会把主意打到杨素身上。
各家之人面面相觑,忽然有一人犹豫道:
“崔家主的计划值得一试,但扶持这杨素作乱,是否有待商榷。
虽然杨素被杨广冷遇,派去营建洛阳,但他作为大隋老臣,恐怕对朝廷忠心耿耿,岂会与我等为伍?
并且杨素这老匹夫,同样是老谋深算之辈,与他合作,未必是明智之举。”
看得出来,说话之人显然是担心与杨素合作的稳定性。他们可以扶持代理人,但杨素这等老将,显然不好掌控。
众人皆是目光灼灼,他们的想法与说话之人相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崔家家主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事实上,崔家家主确实早有考量,崔家能够传承数百上千年,除了根基深厚,更因为他们人才济济。
在这个时代,世家拥有的教育资源,根本不是寒门能够相提并论。而一家之主,更是众多精英中脱颖而出。
是以,崔家家主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其他人能够考虑到的事情,他岂会毫无预料?
目光平静扫过,崔家家主继续道:
“诸位担心不无道理,但本家主已经想好处置之法,想要掌控杨素确实不容易,但掌控他儿子,却要简单得多。
杨素确实是老谋深算之辈,但他已经年老,未必能活多少年。他如今能做的,也就是为儿孙铺路。
其子杨玄感,只是个有勇无谋之辈,我们只要设法推动杨玄感兴兵,等到木已成舟,杨素也别无选择。
到时候,杨素想要争取一线生机,他只能寻求与我等世家联合。如此一来,便无需我们大费周章,便可大功告成了。”
听着崔家家主的话语,众人皆是眼前一亮,显得格外兴奋。
方才他们还真没有想到此处,难怪人家是家主,考虑果然周全。
“崔家主好计策!我等远不如也!”
有人面露唏嘘之色,接着向崔家家主连连拱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恭维。
在场众人,在各自家族中,自然都有着一定的话语权,但他们的地位,却无法与执掌博陵崔氏的崔家家主相提并论。
有人带头之后,众人也纷纷附和。
他们这样说,倒也不是假意敷衍,如果崔家家主的计划能够成功,那天下大局的变化,将在他们掌控之中。
自从杨广登基以来,便是屡次针对天下世家。先前天下安稳,朝廷势大,他们纵然不甘,也只能忍气吞声。
但现在不一样了,杨广登基还没几年时间,便是大动干戈,耗尽民力,民心尽失,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面对众人恭敬之言,崔家家主神色淡然,微不可见的轻眯双眸。
如果此事能成,博陵崔氏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
——
洛阳城内。
自从杨广下令营建洛阳后,这座昔日古城的景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只是开始而已,距离杨广规划中的东都洛阳,仍旧相去甚远。
现如今,还有大量的民夫在忙碌着。
而在洛阳城府衙内。
发色反驳的杨素,正坐在其中。他如今被杨广任命为洛阳留守,专门负责营建洛阳事宜,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相较于在大兴城时,杨素的气色远不如前,身体也衰弱了许多。
他作为朝中重臣,投入杨广麾下,为杨广登基,付出了许多努力。只是他不曾想到,自己也有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对于杨素来说,虽然他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杨广登基为帝,执掌大权,他对权力的欲望,远超杨素想象。他留在洛阳城,还有一线生机,能够保全身家性命。
若是他非要参与朝中事务,只会适得其反,甚至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总之,杨素已经做好准备,让自己老死在洛阳城。等洛阳城修建好,他便可在此颐养天年,不问天下之事了。
说到底,杨素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他年过花甲,放在后世自然不算年老,可在这个时代,已经称得上长寿。
在这种情况下,争权夺势对于杨素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他如今要做的,便是为家族,为后人铺路。
看向前方,杨素脑海中万千思绪浮现,他回忆起自己毕生的经历。
那一幕幕场景,是他波澜壮阔的人生。
便是此刻,府衙之外忽然传来一阵响动,似是有脚步声传来,令有些恍惚的杨素逐渐回过神来。
他眉头微皱,下意识看向门外。
方才他已经吩咐了,让人不要打扰他,这又是怎么回事?
再看去,一道熟悉的身影,忽然浮现于杨素眼中,让他原本还算淡然的脸上,瞬间变了表情,还有几分错愕。
来人看见杨素,没有半分犹豫,立刻拱手道:
“孩儿见过父亲!”
听到这句话,杨素才反应过来,一闪即逝的激动已经不见,他的面色有些严肃,接着挑起眉头,沉声道:
“玄感,你不是在黎阳镇守吗,怎会出现于此,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杨玄感是杨素长子,如今统领大军,镇守一方,此刻突兀出现,杨素岂能不惊?
杨玄感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目光在杨素身上扫过,接着咬牙切齿道:
“父亲,您老了!”
这句话让杨素一阵动容,他沉默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先前和杨林一起征战高句丽,不过是两年之前。
那时候,他还意气风发,有着雄心壮志。
可是自从来到洛阳,他确实来得更快了,仿佛英雄迟暮。
杨素恍了恍神,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以他对这个大儿子的了解,此番匆忙赶来,绝对不只是为了关心自己这个老父亲。
那他此行,到底意欲何为?
杨素有些想不明白。
短暂沉默之后,杨素才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