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陈金锁自认为自己是一条错误的路,但是并不妨碍陈卓想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反面教材也是教材对吧。
稍微想了下,陈卓稍微有了点思路。
神格面具一阶段的表现形式,以京剧的脸谱为主,虽然也有很多地方戏的脸谱跟京剧的并不一样,但是一些基本逻辑是一样的。
比如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
为了凸显人物的性格,脸谱上边的颜色是很有讲究的。
基本上一种颜色就代表着一类人物的特点,通过脸谱上的颜色花纹,就能很明显的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虽然总会有些例外,但是大多遵从这个原则,
所以陈卓对于陈金锁所走的道路也有了一点猜测。
那就是陈金锁并没有拘泥于某个人物的形象,想着把一类人物的特点归纳总结一下,将信仰之力汇聚成一种总和的形式。
这样的话,估计就能做到能够在诸多的能力中快速进行转化,而不是只能用单个形象的能力。
对自家老爷子走的路有一个较为靠谱的猜测之后,陈卓也明白了,为什么陈金锁会认定自己走的这条路是错误的原因了。
这条路一看就是一条绝路。
首先过往戏剧当中的人物,并不是所有的形象都适用于神格面具的。
一方面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戏剧人物其实就是普通人,扮演他并没有什么用。
更何况有些形象,就算是本身被封神了,但是在民间当中,也没有人去信仰。
比如某个不好国事好修仙的皇帝,闲的没事给自己封了一堆神号,但是却把天下治理的一团糟。
这种人物别说是被人供奉了,不被人骂的永世不得翻身都算他运气好。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具有信仰之力的形象也不是都适合被神格面具所演绎的。
或者说,不适合以陈金锁这种方式来笼统的合并同类项。
虽然说金色在京剧中往往代表着神明的形象,但是金色除了证明这些是神明之外,并无其他含义。
鱼和熊掌都都想要,但是也很有可能二者都没得到的结果。
最关键的是,陈金锁忘了神格面具本身的局限性。
作为一门异人的手段,单就是它不修性命这缺点就已经够要命的了。
而陈金锁所选择的这条路似乎就像是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只想着怎么让这手段的威力更强,完全忘了这玩意没有根底。
在缺失了根基的情况下,陈金锁还想着能让这手段兼容更多的能力,也难怪他自己尝试一下就知道这路走不通。
说起来,红花会的传承似乎也有这个问题,都在想着怎么让这手段变得更强,完全没有想着怎么去补全根基。
举一个例子,神格面具这手段就像是一栋地基有问题的大楼,所有人的想法都是怎么把这栋大楼建的更高,完全没想着怎么修复一下根基。
这样的路能走通才怪呢。
陈卓倒是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手段不修性命,有着不小的缺陷。
所以还没等从夏柳青那里离开,就想着找一个命功来补全根基。
他也确实是通过王震球学到了踏罡步斗,能都很大程度上的锤炼自己的身体。
但是随着他对命功修行的越多,认识到的问题也就越多。
神格面具这手段可不光是根基有损啊,这压根就是没有根基。
其实神格面具跟出马弟子有一些相似。
不过不同的是,人家出马弟子虽然是借用仙家的力量,但是人家是有根基的,最起码仙家是真实存在的。
谁说不是自己的根基就不算根基了。
只要仙家不死,那出马弟子的力量来源就不会断绝。
甚至过分点来说,死后的鬼魂也能成为出马弟子的仙家,清风和碑王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老张身上的那些比壑忍的灵魂。
所以说到底,人家的力量来源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换到神格面具这里,情况就截然相反了。
神格面具所有的力量都来源于信仰之力,这东西虽然真实存在但是却虚无缥缈。
甚至就算是同一个神明,所代表的信仰也完全不同。
对于这个事情陈卓是有着亲身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