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50年下半年,关于“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流言在华北地区广为流传。此时的元朝政府正密切关注着他们最大的敌人——共和国。元朝上下对苏星云的性格了如指掌,知道共和国喜欢正面交锋,若要开战,首先会在报纸上进行鼓动。因此,流言和童谣之类的手段并非共和国的风格。所以,元朝对华北地区的一些小征兆并未给予太多关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和国在九江的行动上。
自从一年前共和国不惜重金攻占皖中地区以来,经过一年的发展,该地区的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元朝对此却未加留意,反而是共和国的外贸组洞察到了其中的商机。近年来,元朝因大规模扩军而耗资巨大,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北方地区已快被沉重的赋税压垮。
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共和国已经缩减了招收移民的办事处,仅保留了海边的移民招收点。这是为了保护在元朝控制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免受即将到来的动荡影响。在农民起义爆发时,他们往往不会顾及共和军的强大,而有头脑的起义军将领定然不会放过那些储备有粮食物资且防守薄弱的地方。一旦抢夺完毕,他们便会开始流窜,届时共和国将难以追捕。为了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共和国现在已经开始废弃这些易受攻击的地点。
这一举动却让元朝感到恐慌,因为他们认为共和国撤离人员意味着战争即将爆发。那么,共和国究竟打算向何处发动攻势呢?根据从共和国收集到的情报,元朝推测其目标可能是西方。的确,共和国的计划正是向西扩张,攻占与安徽隔着大别山脉的湖北地区。在苏星云的战略规划中,湖北武汉有望成为未来的首都。这座城市地处九省通衢之地,辐射整个中原,堪称中国的核心区域。它横跨长江两岸,交通便利,若再修建一条纵贯南北的铁路,便能轻松集中全国的物资和人力资源,进而推动工业的发展。
目前,长江上的蒸汽拖船正像火车头一样牵引着数艘船只逆流而上,向九江运送物资。这些蒸汽船采用明轮设计,特别适合在内河航行。至于能在海面颠簸中航行的蒸汽动力船只,目前尚未设计出来。苏星云也没有计划去研发,因为在十五世纪研究铁甲舰除了能在海上炫耀外并无实际用途。飞剪船现在已经足够使用,无论是在战斗力还是运力方面。目前能够制造飞剪船的仅有共和国和浙江方家军两家。
北元由于资金匮乏,无法投入这方面的研发;而远方的波斯和欧洲正忙于抵御蒙古人的侵袭,不久之后还将面临黑死病的威胁。方家军控制的船厂虽然仍在勉强维持运营,但他们虽然有能力制造船只,却不敢也不舍得在船上安装火炮。
九江已经进入了战争准备状态,共和国也毫不掩饰地宣布了未来夺取荆州的野心。苏星云与共和国高层深入探讨了华北地区的民情,确信基层农民与高层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极点。即使没有明教的煽动,也必定会有人挺身而出,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既然形势已经如此明朗,他们便开始着手制定应对未来混乱局势的发展计划。
沿长江进攻荆州的方案已被提出,并且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付诸实施。这一次,共和国不再倾全国之力进行决战。在西进计划中,共和国准备调动八个师、五万人次的兵力,旨在摧毁湖北地区的抵抗力量。随后,将有十万政工人员进驻湖北,着手建立新的社会秩序。面对共和国如此明确的战略意图,湖北和江西的元军深感自身防线脆弱,纷纷向朝廷发出求援信号。
然而,目前实际掌握朝政的七王爷深知拥有一支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他自然不愿意将自己手中那些精锐可靠的部队派往前线,成为共和军的靶子。于是,他下令华北元军在淮北地区设立缓冲带,进行防御部署;同时,指示四川方面的元军对湖北实施策应。
但这一次,元朝似乎并未察觉到一个关键事实:共和军虽然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却并非始作俑者。共和国已经从上次方家军叛变时搅乱元朝军队防线的行动中尝到了甜头。现在,共和国的五万将士正枕戈待旦,等待着最佳时机。而全神贯注于应对共和国的元军,很可能会再次因内部突发情况而陷入被动。
当前的局势宛如一池春水,在明教、共和国、北元和浙南四方势力的紧张互动下,正逐渐变得混沌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