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零食的,到时候还要找大伙儿收购面粉、黄豆和魔芋呢。”
秦欢并不吝啬把原料收购交给村里人,毕竟有了共同的利益,厂子才不会轻易倒下去,也不会有人眼红搞破坏。
“魔芋、面粉和黄豆?那咱们以后都多种一些,以后都卖到厂里去。对了,你们要在屋里常住不?我和老牛可以搬回家去,自从来帮你们看房子了,我那媳妇儿说话也不夹枪带棒了,都盼着他爹回家帮忙耕地呢。”牛婶笑着问道。
“这个不急,我们家屋子大,而且佳程还要县里回去,就我和秦欢回来住,肯定能住得开。到时候厂子开工了,还得请您帮忙做饭弄菜呢。”
几人一边聊天,一边就把饭煮好了。
除了正经饭菜,秦欢还特地熬了一锅绿豆水消暑。
牛叔中午不回来,他忙着在地里割稻子,牛婶直接把饭菜送到地头上给他吃。
吃过了饭,林佳程就带着秦欢去村委找书记了。
虽说大路旁边那块地是分给自家的,但是要修建厂房,还是得书记批了地之后才行。
林佳程特地带了两包大前门和一壶好酒,不过那书记却没有收。
“在村里办厂是件好事儿,能促进咱们村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你拿这些东西来干嘛?考验干部呢?”那书记笑着打趣道。
林佳程见他是真心实意不收,这才把东西收回去。
“到时候修厂房我肯定会招咱们村的人做工,工厂招工肯定也优先招村里人,不过女工会招的多些。至于原料,如果大伙儿提供的原料质量过关,我也都会收,到时候让大伙儿都种些。”秦欢直接承诺道。
“好好好!大伙儿能赚钱,这厂子就办得!有了她这句话,村书记直接就把地批下来了,“除了佳程家的地,我再把它后面的那块荒地给你批下来,多修一间仓库肯定是够用了,村里的地皮不值钱,就不收你租金,把厂子办好比什么都重要。”
秦欢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笑着邀请他今晚去林家吃饭:“那就多谢书记了,牛婶她杀了鸡,您今晚赏脸去吃个便饭行不?”
那书记却依旧板着脸拒绝了,“诶,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只要你们的厂子办好,大伙儿都能有活路,我就心满意足啦。你放心,镇里县里我帮你顶着,就算丢了我的乌纱帽,这厂子也得开下去!”
离开了村委大院,秦欢甚至有些恍惚,这事儿这么容易就办成了?原先以为要送份大礼呢!
“这书记还真是,满心满眼都想着大伙儿呢。”秦欢有些敬佩,果然每个年代,每个地方都不缺为民造福的好官。
“书记是以前留下来的知青,高中都毕业了呢,自然有觉悟。咱们不辜负他的苦心就行。”
拿到了批地的条子,秦欢便放下心了,厂子总算能动工了。
接下来,商榷图纸、联系砖窑、联系工匠、请人做工……秦欢忙得脚不沾地,足足花了大半年,总算是把厂房建好了。
厂房、仓库再加上一小排行政楼,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食品厂就修建好了。
厂子上梁的时候,村里特地请了一只锣鼓队来,请秦欢这位主人家亲自揭开红布。
建造厂房请的人不少,村里青壮小伙基本上都参与了,秦欢给了每人四十块一个月的工钱,因为这,大伙儿都过了个好年。
趁着年味儿还在,大伙儿便悄悄请了支锣鼓队,热热闹闹地完成了上梁礼。
“放炮放炮!恭喜恭喜!恭喜秦厂长!”
“恭喜欢欢姐姐!”
“这还是咱们村第一家厂子呢!其他村里都没有,就连镇里头都没有厂子呢!”
“也不晓得多久招工,我闺女正是好年纪,要是能去厂里做工,婚事就不用愁啦。”
“还得是年轻人有魄力,瞧瞧人家秦欢,现在才二十出头吧?就已经是厂长了!林家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呐!”
“嘿,话说秦欢还是板石村嫁过来的呢,你猜板石村的村干部是不是眼睛都红了?”
“哈哈哈哈,多亏赵文娟她眼光好,先把秦厂长定下来了,要是真让秦欢嫁给了孙瞎子,咱们村就没有食品厂了,哪还能有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上梁的日子格外热闹,不少孩子都来捡洒下的糖果,大人们也三三两两说着好话,就连村里的书记都来喝喜酒了。
秦欢也高兴极了,看着眼前还挂着红布的厂房,胸中的豪言壮志油然而生,这是她的第一家厂子,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家!
厂房修建好了,接下来,就该预备招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