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五一七天长假的缘故,《匆匆那年》的票房一路高歌猛进,首周票房直接突破亿元大关。
第二周票房虽有明显下滑,但也稳稳保持在7000万的水平线上,远远超过同期的其他影片。
位列第二位的是《蜘蛛侠3》,这部由托比马奎尔主演的电影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深受大家的喜爱。
然而,两周下来,《匆匆那年》的累积票房已接近两亿,而《蜘蛛侠3》的票房才刚刚破亿。
并且,《匆匆那年》的后劲十足,在洛图传媒、南影厂和博纳三方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下,依旧具备极大的票房潜力。
而《蜘蛛侠3》在第二周,票房已明显呈现出颓势。
到了第三周,《匆匆那年》又斩获5000多万票房,而《蜘蛛侠3》仅有2000多万。
第四周,《匆匆那年》的票房仍有3000多万,《蜘蛛侠3》则不到1000万。
最后一周,《匆匆那年》的票房为1000多万,《蜘蛛侠3》仅有300多万。
最终,《匆匆那年》的国内票房累积突破3亿,而《蜘蛛侠3》的国内票房不足1.4亿。
至于其他同期上映的电影,皆惨不忍睹,票房无一超过500万。
此外,《匆匆那年》在东南亚的其他地区也陆续上映,票房表现有优有劣。
其中,香江、湾湾两地的情况相对较好,有大量的影迷支持王洛,票房成绩十分出色。
电影中的两首歌曲,也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无数人反复循环播放的曲目。
虽然部分地区仍在上映,但票房成绩大致可以预测得出。
整个海外市场,票房应该在1亿出头。
如此一来,《匆匆那年》的总票房,大约在4.2亿左右,最多不会超过4.5亿。
一部《匆匆那年》再度见证了王洛强大的票房号召力,让无数人铭记了洛图的青春三部曲。
但此次最大的赢家当属南影厂。
凭借《匆匆那年》的成功,南影厂一举成名,在电影界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其影响力大幅提升。
李晖因担任《匆匆那年》的副导演,身价大幅上涨,一跃成为国内知名导演。
而赵志平这位厂长,在圈内的知名度陡增,在南影厂的威望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话语权显著增强。
当初他为苏省卫视引进了《蒙面歌王》,全力促成与洛图的合作。
《蒙面歌王》大火之后,赵志平在电视台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备受器重。
如今《匆匆那年》再创票房奇迹,南影厂大显神威,赵志平更是如日中天,就连台长见到他,都要客气三分。
像副台长景志钢,如今见到赵志平时客客气气,满脸堆笑,一团和气。
另一个受益方,便是博纳。
由于是三家联合发行,实际上此次为洛图发行《匆匆那年》,博纳并未赚取太多利润。
但经过这一次的合作,博纳算是和洛图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日后洛图电影的发行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而且博纳已经决定涉足电影投资,如果有机会与洛图合作,未来票房盈利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另外,博纳发行了《匆匆那年》后,在国内电影圈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许多影视公司以前未曾考虑找博纳发行,如今却会将其纳入选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