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纷纷落座,一番寒暄过后,王洛很自然地和刘、黄两人聊起了锦江网的过往。
提及这些事情,原本话语不多的黄艳茗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说起来,黄艳茗接手锦江网,也是历经了诸多波折,实属形势所迫。
当初由晋江电信局创办的一个小小的文学版块,一度停止运营,差点就销声匿迹。
关键时刻,黄艳茗和几名志同道合的文学爱好者,挺身而出,将锦江文学频道坚持做了下去。
后来,晋江电信局不再经营,锦江文学城面临关停。
又是黄艳茗在论坛上发布了《锦江救援书》,募集捐款用于购买服务器。
这次规模更大的救援活动大获成功,从此黄艳茗接手锦江网,成立了锦江原创网。
黄艳茗负责产品和内容,刘旭冬负责对外事务。
在两人的努力经营下,锦江文学逐渐发展壮大,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聊起这个话题,黄艳茗明显有了气场,滔滔不绝,颇有些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的姿态。
“现在锦江文学的盈利状况如何?”
王洛见聊得差不多了,便看似随意地问道。
“这……”
原本眉飞色舞的黄艳茗,顿时笑容一僵,不知如何作答。
“咳,目前网站的收益不算多,主要来源于广告,还有部分版权收入。
不过,我们的数据一直在增长,依照这个趋势,这两块的收入会逐渐增多。
再积累两年,还能够开启VIP阅读收费,增添新的盈利模式,提升作者的粘性和积极性。”
刘旭冬在一旁接过话茬,向王洛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未来蓝图。
他的口才相当出色,如果是外行之人,很容易被他的话语所打动。
可王洛是过来人,深知文学网站想要盈利面临着诸多困难。
想依靠VIP阅读收费,让网络作者赚钱?
嗯,头部的那几位大神或许可以,但绝大部分作者根本难以维持生计。
网站要维持一定规模的作者群体,依靠的并非VIP收费,而是低保。
要想留住大神,或者从别家挖来大神,依靠的是高价买断,或者高额保底。
那简直就是个烧钱的行当。
稍微大型一些的文学网站,一年烧掉一两个亿,如同家常便饭。
若不是清楚这行的水特别深,王洛早就投身其中了。
“刘总对未来的规划听起来很有吸引力,那么你们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王洛等刘旭冬说完,才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们打算成立一家正规的科技公司。”
刘旭冬和黄艳茗对望了一眼,然后对王洛说道:
“锦江原创网成立之后,这两年发展颇为不错,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规模和成绩。
我们打算成立一家公司,将网站运营正规化、专业化,进一步拓展业务。”
开公司!
王洛的眼睛瞬间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