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寺的佛宝舍利,在周边那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乃是济缘大师坐化后留下来的一缕尘缘,平日供奉在佛塔之上。
每到黑夜,佛宝熠熠生辉,犹如永不熄灭的明灯。
有许多善男信女都在交钱扫佛塔时见到过佛宝舍利的真身。
眼前这个,虽然没有了柔和的禅光,但是那一点真佛坐化后留下来的灵韵尚在。
此时被来者高高的托举在手上,无人会不信这就是济缘大师留下来的舍利子。
虽然佛宝在八年前被盗走,但寺中的信徒,包括那些和尚中的大部分都见过佛宝。
如今佛宝舍利再次亮相,直接震慑了周遭所有的人。
许鸿飞见师傅前来救场,又看到信众和围过来的和尚都被佛宝舍利给惊住了。
于是立刻带头出来喊道:
“济缘大师显灵了啊,大家快拜啊!”
说完纳头就拜。
瞬间带动着周围的信徒立刻俯身跪拜,高喊道:
“佛祖显灵了。”
“菩萨保佑。”
信徒们被佛宝吸引注意力。
而那些大和尚也是如此。
不管信与不信,他们打着济缘大师的名号,那么对于本寺至宝,只要不是新人就肯定有所了解。
眼下对方拿出佛宝,自然不好再大动干戈。
解了围的柳元一行人与陆余生汇合。
“师傅!”
“师傅!”
两个半大小子围了过来,岳舒云也走过来道了声:“先生。”
陆余生和他们点头致意,随后将佛宝舍利给收了起来。
那大和尚不甘心就此被对方给解围。
他咬了咬牙,又抬手指向陆余生栽赃道:
“呔,就是你盗走佛宝舍利的,现在还敢回来!”
陆余生拍了拍胸口的舍利子道:
“大和尚,你家这佛宝都丢了八年了,我就是想偷也不赶趟啊,还是说你想说我偷了佛宝舍利又还回来了?那我图啥?”
大和尚被陆余生一通抢白,顿时语塞。
因此从一开始栽赃的条件就不成立。
佛宝舍利丢了太久了,正如对方所说,若是他偷的,那时隔这么久还回来作甚?
“你,你送还佛宝是功德,但那也要赔偿我寺的损失!”
领头的大和尚气势不足的说道。
“哦,大师不要生气吗,小心犯了嗔戒,你这么执着于钱财,乃是贪,拘泥于死物乃是痴,贪嗔痴三戒全犯,你小心不能成佛啊。”
陆余生环臂抱胸,用很随意的态度说着字字诛心的话。
“这这这……”
那位领头大和尚被陆余生一番话击碎心境,扶着胸口摊在后面的僧众身上。
当着如此多信徒和僧众的面,陆余生这一番话简直是等于判他死刑。
而他根本就不好反驳。
只能一边喊罪过一边高声念佛。
“师伯,来者不善……”
数中一个和尚靠近他的耳边,细细说道。
主持和尚点了点头,随后满脸堆笑下来:
“误会,都是误会,施主既然是来归还佛宝的,那就是敝寺恩主,今日天色已晚,还请诸位到上房安歇,我们去禀告方丈,定有重谢。”
“哦?那方才的金身佛像……”
“一定是误会!”
主持和尚擦了擦脸上的汗:“肯定是金身佛像证的功德不全,才会留下裂缝,与两位小施主无关。”
陆余生这才满意的点头。
随后,陆余生一行人被和尚们请着到了寺庙里最好的几间禅房。
天色将暮,那位主持和尚则带着众僧人应付了要走的香客,随后又将莲台上的金身佛抬回幕后,然后一路转进一间偏房。
主持和尚带着人交接了金身佛后便去找了方丈。
而等在这里的执事僧显然早已等的不耐烦了,他挥手示意不相干的僧人们离开,便马上便急不可待问道:
“我听得金身佛有漏,情况如何?”
执事僧的左近,一个浑身肌肉隆起的僧人应声来到金身佛前,指着额头上的细裂纹道:
“在这。”
那执事僧立马紧张的看向那具金身佛,观察了良久后,摇了摇头:
“这具不太行,功德之力没沾染上,又添了裂痕,怕是十日之内转变不了金身了。”
说着,那执事僧取下金身佛脖颈处的佛珠,又撕下金箔。
那慈悲面容的金身佛面色顿时狰狞起来。
五官开始扭曲,口中凿齿慢慢生长,浑身开始长出红毛,显然是要转化为毛僵。
这僵尸刚显出原形,还没翻出风浪,就被那执事僧一把扼住咽喉。
凑到跟前翻来覆去查看,最后将佛珠重新挂上,又贴上了金箔,叹息一声道:
“愿力沾染还是不够,无漏金身无漏金身,金身一漏,什么也存不住了。”
旁边等候的僧众听了话,顿时着急道:
“那该如何是好?”
“是啊,这练一尊金身佛可不容易,那菩萨不是啥人都度化的,它瞧不上眼的对象,就算吃了也不转换,咱们也没法硬塞。”
执事僧沉吟许久道:“还是得想法子自力更生,方丈也是这个意思,不能老依赖洞窟里的那个石像菩萨,忒邪门。”
“可干别的那有卖金身佛来钱快,听说外出公干的师兄已经打通了京城的关系,那些达官显贵买一尊金身佛开价几十万两呢!”
一旁的僧人说道。
“所以咱们才要为方丈分忧,这尊就先这样吧,把金箔融了补上裂缝,明天再试试,看看能不能炼化尸性。”
执事僧不容拒绝的命令下达道。
“可就算补上裂缝,炼化的程度也要差上许多。”
“是啊,这十日之内,能将这尸身炼化作金身么?”
“不成也要试试!”
一边说着,执事和尚看了看金身佛身上被贴的乱七八糟的金箔,忍不住皱着眉头说道:
“唉,终究还是信愿薄了许多。参加法会的人数是多了,可精诚信佛的人却少了许多,根子还是在寺里,这愿力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一番话说完,几人都沉默了一阵。
光明寺这些年的发展,全靠敛财有术。
不仅吃大户更吃小民。
不然寺内僧众的吃喝,衣裳,床褥,佛殿都从哪来?
还不是方丈从各个佛业田里收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