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杨大哥说的是。”
温十俭道,“明书做事很有劲头,我就想着让他锻炼锻炼。”
“你说的对,小孩子是该锻炼,我家那两个孩子,就是被你大嫂给惯坏了,十几岁了也不知道帮他老爹我干活儿。”
温十俭只是笑了笑。
“大哥,您一直在这个市场上做生意吗?”
明书说这个街市刚成立不久,所以才摊位不满,杨圆子说他做了十几年生意,不该在这个新市才对。
杨圆子叹口气,“我之前在正阳街前面的春花巷子,年前那里来了一家卖元宵的,跟我不对付,我惹不起他,只能到这里来了。”
“跟您不对付?”
杨嫂子从后面进来,咬着牙道:“那家不要脸的,把价钱压的特别低,我们原本也想跟着他们压低价格,但我们是小本买卖,跟不起,又听说那家人有亲戚是当官的,我们不想惹麻烦,只能换地方了。”
温十俭了然,只要做生意就有竞争,但这种恶性竞争确实让人气愤。
但他也只是一个小老百姓,无法帮得上杨圆子。
他只能安慰几句,“大哥,咱们惹不起能躲得起,只要东西好吃,在哪里都能赚钱。”
杨圆子点头,“说的对,我杨圆子的元宵好吃,在哪里都能卖,在哪里生意都好的很。”
温十俭笑着道:“我这次来也是想跟您买两斤元宵,上次吃过之后,程溪一直念叨着呢!”
杨圆子豪气道:“什么买不买的,孩子娘,给温兄弟装两斤元宵,一斤芝麻馅儿,一斤花生馅儿的。”
杨嫂子答应着去装元宵,温十俭怎么能白拿呢?
让江明书放下钱才走。
跟杨圆子聊了几句,温十俭大概知道了两家猪肉铺的情况。
最后他跟街南边的王家猪肉铺谈妥了条件。
温十俭之所以跟王老板谈,一个是王家猪肉铺是老字号了,在城东的东阳街有一家总店,这是分店。
再一个王老板更大气豪爽,猪头肉的价格不变,猪蹄在一成优惠的基础上,每十个送一个。
还有一条,温十俭不敢确定他在京城能留多久,这铺子能开多久,也不知道这生意会做的怎样,一开始不敢要太多猪头和猪蹄子,每天只要一个猪头和二十个猪蹄,要是生意好再加。
王老板表示理解,两人就此达成了协议。
温十俭当场写出合同条款的时候,王老板有些震惊。
“温老弟真是深藏不露啊!”
一个做小生意的年轻人会写字不说,字写的还很不错。
温十俭只是谦虚的笑了笑。江明书知道自己大哥大嫂惯于低调,也没有多嘴。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要做卤肉的话不需要做太多准备,只要买齐了调料就行。
程溪藏了几分心眼儿,买调料的时候分次在好几家买,还买了少量没用的。
她怕万一她的卤肉卖的太好,要是有人仿做,总不能让他们轻易猜到了方子。
她办事温十俭是放心的,只让江明书跟着去当搬运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