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的话一出来,整个昆仑山脚都陷入寂静之中。
三清同时住口,不再争吵,而是以问询的目光一同看向了顾云。
顾云不知道,但其实,现在他在三清眼里的地位,只比鸿钧低上一等而已。
鸿钧身为洪荒第一圣人,以身融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更是他们三人是张,自然是地位最高之人。
但顾云在他们眼里,地位已经隐隐摆在了鸿钧之下。
若说一开始,他们确实并未将顾云放在眼里。
但顾云听道第一个顿悟,又以大罗金仙之力对抗准圣,这一番下来,他们就与顾云是平等之交了。
虽然顾云的修为等阶还差上许多,但实际上,实力已经不输于三清任何一人。
而后来,困扰三清的成圣之机被顾云一语道破,深深地震撼了三清。
他们成圣之后,顾云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就被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刚刚巩固圣人修为,就立刻下界来找顾云的原因。
会邀请顾云一同论道,也是因为心里对顾云很是亲近,甚至隐隐有些依赖。
而随着一路上的论道,他们心里震撼于顾云对道的理解,也就对顾云越发信服。
现在在他们眼里,顾云就是他们除开鸿钧之外的第二个老师。
此刻见顾云开口,开口还直接否定了他们三人的道,这三人顿时全都两眼发光地看着顾云。
他们早就想听听顾云的想法了,只是顾云一直没有开口的意思,他们也不好主动要求。
要知道现在可不比后世。
后世教育是一种义务,现在这个时候,对道的感悟和理解,某方面来说,也能算是私人财产。
这也是为什么鸿钧讲道会引起洪荒众生那么大重视的缘故。
不光是因为他是圣人,更大的原因,是这个时代,讲道本身就是很少见的事。
说鸿钧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为过。
三清要效仿鸿钧是三清自己的事情,却不能要求顾云。
所以不好开口,但现在顾云自己主动开口,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被六只亮晶晶的眼睛盯得汗颜,顾云轻咳一声,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顾云张口。
这一段原文乃是道德经的第二段,大意上是,世人之所以知道美,是因为有丑的衬托;之所以知道善,也是因为有恶的衬托。
世间万物皆是如此,有其对比项,互相之间相互依托而存在,并没有绝对的事情。
便是观点也一样,圣人的教导也是如此。
既然要教育子弟,那便不应该过多沾染自身的好恶。
而是要以客观的中间态度,去面对世上的众生,否则,就不是教导,而仅仅是自身观点的输出罢了。
顾云说完,三清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这段话看似无意,但在三清听来,却是指出了他们此刻态度的问题。
想到来到下界发生的一切,三清顿时面露窘迫之色。
他们都太过在意自己观点的优劣,彼此相互比较,争一个输赢,反而丢失了论道,教化众生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