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祇淡然一笑:“财大气粗,多的是钱。”
她内心默默躲在角落抱紧双膝流泪,掏空的都是她的口袋!
想着不过半月,便能再见到狗蛋,姜祇告别崔九后便离开了。
忙活了一晚上,她也该回去睡觉了。
这一觉睡得格外漫长,吴三娘抱着姜参敲响姜祇房门,才将她喊起来。
吴三娘将姜参养得极好,只见小女孩梳着双髻,发丝如墨,两缕垂髫轻盈地搭在肩上,她身穿一件绣花短襦,下着绿色褶裙,脚踏小巧布鞋,模样甚是俏皮可爱。
一见着姜祇,就挣扎着挣脱吴三娘的怀抱,朝姜祇跑去,她刚会走会跑,小手不时摇晃,步履蹒跚,一步步朝姜祇奔去,可爱得她心都软了。
“姑姑给!”姜参口齿含糊不清,用力踮着脚尖将手中的小花递给姜祇,笑容如春日暖阳,令人心生欢喜。
姜祇将姜参抱在怀里,她如今三岁了,慢慢接触了些词汇。
“三娘,是时候给姜参找个教书夫子了。”
姜参自小聪明伶俐,有这样好的天赋,作为长辈更得重视起来。
以免伤仲永,后悔莫及。
吴三娘犯愁,她做母亲的,哪里不忧心自家孩子,“小参到了启蒙的年纪,但我们初来淮州府城,不了解城中夫子的秉性,声明在外的,我怕他不肯收小参为弟子,岌岌无名的,我又怕他品行不端,祸害了小参......”
父母总是为孩子计而深远,生怕决策失误,令孩子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
姜祇搂紧玩闹的姜参,猛吸了一口她身上的奶香味。
“嫂子,你的顾虑也是我的顾虑,我们姜家就姜参一个孩子,自然要给她最好的。”
她顿了一下,唇角微微勾起,语出惊人,“所以,我打算自己办学堂请夫子。”
“什么?!”吴三娘错愕地望向姜祇,但她又回想起姜祇一路的所作所为,默默把跳到嗓子眼的心脏咽了回去,“怎么这么突然?”
“这事儿不算突然,我已经筹谋了许久。我要以淮州府城为中心,兴办学堂,将姜氏学堂辐射状扩散至整个礼朝,为我姜氏打造独一无二的家族名片。”
姜祇字字珠玑,将自己内心想法理顺,剖析与吴三娘听。
“并且,在姜氏学堂念书的学子,无需交束脩,按年龄分班,人人皆可入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吴三娘从未听过这种理论,办学堂不收束脩,人人都能读书,那世间的读书人不就多了。
这对社会的进步无疑是帮助巨大的,然,作为开设学堂的姜祇来说,却要投入大量的人才、钱财和精力,才能促成这样一桩亏本的买卖。
她忍不住发问,“你这是图什么呢?”
辛苦做这么多努力,将所有压力都扛在自己肩上,她这是图什么呢?
姜祇淡笑着,她的眼眸中像是盛了万丈星河,“三娘,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吴三娘心中震撼,原来姜祇她,一直践行着这句话。
“小家大家,想成就大事者,只顾着自己的小家是远远不够的,我可以为小参请到德才兼优的夫子,天下却还有千千万万的孩童困于生计,大字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