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92章 中医药调理肢节摇颤(骨繇)

第192章 中医药调理肢节摇颤(骨繇)(1 / 2)

肢节摇颤(骨繇)

    [病案]孙某,女,49岁。1979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于4日晚因过于烦劳而突然晕仆,稍息片刻后目眩略定,但四肢不用,感骨节纵缓无力,两小时后活动自如,次日照常上班。6日晨7时再次晕仆,醒后眩晕,四肢摇颤不能自制,以下肢为重,此后每日早晨7时左右必定发作,历时1-2小时逐渐停止。肢节软缓不能行动,伴有失眠、纳差等症状。经过多项检查,包括血尿、胆固醇等指标均显示正常,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紧张度升高。西医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和神经官能症。曾使用过安定、654-2、异丙嗪、氯丙嗪、谷维素以及扩张血管药物等治疗方法,但均未能改善病情。患者舌红、苔黄腻浊,脉象弦滑。

    [治则]清热宁胆,降逆涤痰。

    [方药]柴胡20克、黄芩20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大黄5克、牡蛎50克、龙骨25克、代赭石25克、猪胆汁一枚(蒸,分两次冲)。服药一剂之后,肢体摇动的症状消失;三剂之后,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可以下床自由活动,只是略微感到有些疲惫,并无其他不适之感。

    [评析]所谓的“骨繇”其实就是骨节纵缓摇动不定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根据秦伯末先生所着的《内经类证》来看,此病症疑似现代医学中的“共济失调症”。在《灵枢·根结》中有这样的记载:“少阳为枢……枢折则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由此可知,这一病症的发病机制与少阳枢机有关。

    患者由于过度劳累导致体内阳气暴涨,热气侵入胆囊之中,胆囊受热后少阳之气开始厥逆,骨气失去了控制,从而引发了骨节纵缓摇动不安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柴胡龙骨牡蛎汤作为治疗方剂,并根据病情进行了加减调整。

最新小说: 人在星铁,老登带小登 奥特曼?你,真的是奥特曼? 最强领主:我,天使与亡灵之主 CS2:变妹后站上世界之巅 全球诡化:从获得天命轮盘开始! 我是剑仙 观影,让星铁见识崩坏树海理论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绝区零:天火劈死尼尼微我无敌了 变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卖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