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服用了这个方剂之后,经过三剂药物的调理,所出现的各种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缓解。过去困扰患者的夜间频繁起床口渴饮水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患者对这一疗效感到十分满意,于是继续按照原方服用了六剂。
经过这连续的九剂药物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着改善,原先的各种症状都已经消失,达到了痊愈的状态。在痊愈的一年之后,患者进行了回访,期间未见病症复发,表明此方剂在治疗该病症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和持久性。
[评析]《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治第十六》记载:病人表现出好像发热的症状,但实际上却没有发热,同时伴有烦躁、烦闷和口渴等不适。这种情况表明体内有淤血积聚,应当采取攻下的治疗方法来消除淤血。这一论述强调了通过脉象判断病情并确定相应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当患者出现类似发热的症状时,比如身体发烫、面色发红等,但脉象却没有显示出真正的热度,即脉象浮大而数,重按则空,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是因为淤血导致的。因为淤血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身体局部发热,所以此时需要用攻下法来治疗。所谓攻下法,就是使用大黄、芒硝等苦寒泻下的药物,以消除体内的淤血和实热。当然,具体的用药还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个体差异来决定。总之,医生可以通过脉象来诊断疾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有效。总之,这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对脉象与病症之间关系的重视,以及通过观察脉象来指导治疗决策的独特理念。它提醒我们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这起病案,起源于一次负重努力挣扎后,胸部之气郁结不畅,导致了气滞血瘀的病症。因此,医生对症下药,投以活血化瘀之药物,竟然收到了药到病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