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屹安不以为意,点点头:“是我以前的名字。”
方家是前朝年间的名门望族,声名显赫,然而一遭蒙难,竟落得满门灭绝,四百三十五条人命,顷刻之间,灰飞烟灭。他的娘亲带着他逃了出去,颠沛流离,苟且偷生。
方敏之,是他七岁之前的名字。
七岁到十岁,他没有名字。但是,那时候他还有娘亲。十岁之后,他没有了娘亲。
十三岁,他成了顾屹安。也成了江雁北的义子。
从宁楚檀口中再次听到‘方敏之’这个名字,他有一瞬间的恍惚。
皑皑白骨葬三川,犹有幽鬼落人间。
“方家,被誉为“建安风骨”的方家?”宁楚檀问。
“嗯。”
‘建安风骨’,讲的就是方家的规矩。
他是方家长房的老来子,父亲对他极为疼爱,但家教之上甚是严格。三岁启蒙,便就教导规矩。流亡路上,娘亲对他的教导也不曾松懈过。
方家覆灭的时候,她还小,根本没有什么记忆,但方家的赫赫声名曾听父亲提过。可惜,横遭劫难,满门灭绝。
“你刚出生时,我见过。”顾屹安说。
他的话落在她的耳边,激荡起她的一丝记忆。
父亲说过,方家于他们有恩。
何恩?生恩。
待她再问,父亲却是不愿说了。
她疑惑:“我出生的时候,你见过?”
“嗯,我娘还抱过你。”他轻言,“在我五岁的时候。”
话语是轻柔的,只是言辞间透着丝丝缕缕的惆怅。
宁楚檀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他解释:“我少时与娘亲出游,在路上遇到了临产的宁夫人。娘亲搭了一把手。”
三言两语,道尽生恩。
原是如此。
她恍然大悟。
“那张照片上的孩童,是你吗?”她喃喃道。
顾屹安从口袋中取出那枚‘金龟子’,他知道宁楚檀见到了。
翻开盖子,显露出里边的照片,他伸手指着其中一位:“这是我。”
宁楚檀凑过去,先前不过是匆匆一瞥,现下仔细看去,这矮墩墩的小童,眉眼间确实同他长得像,只是肉肉的面颊,令他看起来更加稚气可爱,嘴角抿起来的笑带着些许羞涩。
“那旁边这个瘦高的男童是你兄长吗?”她问。
顾屹安摇头:“不是兄长,是叔侄。”
“他是你叔叔?”
“是侄子。”
“什么?”宁楚檀惊诧转头。
她与顾屹安离得近,近得可以看到他的长睫毛,以及眸中的笑意。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宁楚檀的面颊在发烫,呼吸急促。她垂下眼,默不作声地往后挪了挪,似是坐得疲累了。她起身,舒展了下腰身,揉了揉肩颈,动作流畅自然,又往窗子外看了看,窗外月色迷人。
隔着窗户玻璃,海上升明月。
“我是家中的老来子,待我出生的时候,侄子已经三岁了。”他明白她的惊诧。
她醒过神来,看着他面上的笑意,突然道:“你们俩感情很好。”
顾屹安靠着椅子,回忆往昔:“兄长年岁大,我出生的时候,他早就成家立业了。侄子与我年岁相仿,总也玩在一起。”
“那他还在吗?”
宁楚檀望着他隐在暗处的侧面,小心翼翼地打探着。
顾屹安垂着眸,好一会儿,开了口:“方家四百三十五条人命,如今,仅见我一人。”
她不该问的。宁楚檀紧抿着唇,一声不吭。
“去床上吧。”他突然道。
宁楚檀一怔。
“夜里冷了。”
宁楚檀低头,看着自己垂在胸前的头发,确实是有点冷了。她乖巧地爬上床榻,靠在床头,拉着被子盖到自己的腰身。被子里带着余温,她的手触到了一个暖水袋。
竟是热的。是他事先灌好了热水袋。
她抬眸,能看到顾屹安倚靠在椅子上的身影,便就是昏暗的灯光,也能看出来他的面色苍白。
他带着伤,还在低烧。
“三爷,”她喊,“你也上来。”
顾屹安与她对视,话语落下,她便就避开眼,揉搓着自己手边衾被的棉套。她想,若是他不来,她定不会再开第二次口。可是他又是一个病人,她不能欺负一个病人。
床榻一软。
不必纠结了。他上了床。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宁楚檀胡思乱想,方家覆灭,前朝也已覆灭,可顾屹安却依旧不是方敏之。
他是要寻仇?
顾屹安沉吟片刻:“也许吧。”
宁楚檀这才反应过来,她问出口了。
他回头看向宁楚檀,眼中的神情很淡,但是却无端让人觉得悲凉。
她心头忐忑,安静地听着。
“那么多条人命,总归要查个明白,给个交代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