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手指着苍天,口口声声觉得穆祯待高义山不公,闹事也有部分高贵妃授意,因为她在后宫中得不到皇帝的宠爱。
“若非高老将军功高盖主,仗着自己那几分功劳,行贪墨之事,陛下又岂会处罚他?陛下对高老将军处以流放之刑已是额外开恩,高大人莫非要江山易主,你才能心悦诚服?”
秦肃眉眼冷冽,死死盯住高亮,高家已无余力东山再起,皇帝又不傻,让高家倒台就不可能让高家再起。
皇帝不宠幸高贵妃是对的,假如高贵妃诞下龙嗣,高家余党会顺理成章拥皇孙为未来储君,保他高氏一族几十年的昌盛。
“姓秦的你少血口喷人了,你一味的护着陛下,是想靠陛下升官吧?眼见我们高家势不如前,你就倒戈了风向,枉费贵妃娘娘跟你一起长大,同你朋友一场,你对高家就这么不爽?”
高家今非昔比,虎落平阳被犬欺,就连秦肃这等皇帝身边的狗也敢出吠两声了,他气得吹胡子瞪眼。
“几位大人消停消停吧,陛下过几日就会回宫,你们有什么要启奏的,等陛下回来再说。”王福海在宫殿门口大声劝道。
高亮完全没把王福海放在眼里,“你这阉人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跟我说话!”
“这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娘娘是女人,自知不能干政,但陛下不在宫中,她又是陛下的母亲,不能眼睁睁看着诸位吵架。”王福海没把高亮的出言不逊放在心上,他以大局为重。
毕竟穆祯不在宫内,这朝廷中的事,他一个太监只能传达旨意。
秦肃笑着反问:“太后娘娘都发话了,高大人还要继续吗?”
在朝为官,不帮穆祯说几句,他立场上过意不去,就怕穆祯怀疑他别有居心,跟高家有所牵涉,不重用他,他的仕途也就走到底了。
他跟高贵妃是一起长大的,穆祯在高贵妃入宫时便打听得清清楚楚,高家的人他只会多加留意。
高义山没倒台前,在塞外独据一方,对他虎视眈眈,拔掉高义山,穆祯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虽然高义山也是咎由自取。
高亮又见其余的大臣皆对他言谈意见颇多,似乎都不认可他的说法,各人皆认为功不能抵过。
“行啊,你们这群忘恩负义的东西,高老将军而今在苦寒之地受流放之刑折磨,你等却在朝中安稳度日!”高亮怒气冲冲的指着朝中的大臣们,怪他们不向着高家。
被高亮这一顿斥责,大臣们纷纷对他更没好脸色,高亮拂袖大步离开了宫殿。
“多谢秦大人解围,您的仗义执言,咱家必会如实禀告陛下。”王福海急得汗水都出来了,这宫里没有皇帝看来是真不行。
高家余党还敢出来蹦跶,如非及时搬出太后来,这高亮不知还会说些什么煽动人心的话,也幸亏秦肃挺身而出。
“王公公不必言谢,这是秦某身为陛下臣子应为之事,秦某一介小官,人微言轻,没有太后娘娘的震慑力。”秦肃义正辞严,一副秉公办事的态度。
并且还一点不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反是全部让给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