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你惹的祸,哼,原本一两百块一公斤的东西,现在翻了十倍。
按你说的,我现在开一副酸枣仁汤,就得一百多块了?”
王忱低着头,他能怎么办?这事儿怪他的话,他冤枉呀。
不过王忱并没有找借口,反而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不然现在可能这个价格还会翻翻。
王忱没有说话,所以老太太叹了口气,她也知道这其实不怪王忱。
想要让中医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就需要治疗这种受关注的人。
和这种被称之为绝症的病。
所以不管是不是王忱治好的坎贝尔,都是一样的结果。
就算换一个人来用中医治好坎贝尔,那中药材涨价都是必然的。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就是更多人知道,中医中药是能治病的。
而且是能治大病的。
而且药材涨价也会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业。
想要一个行业兴旺,最主要还是看它能不能赚钱呀。
不能赚钱的话,再好的行业也兴旺不了。
都没有人参与,怎么可能兴旺起来?
除非国家出台政策,国家出资大力发展。
但现在的政策都是限制中医的,还谈什么大力发展?
想通以后得老太太,语气缓和下来:“行啦,尽力就好,这事儿也不能怪你。”
“师父,我知道的。”
王忱虽然嘴上这么回答,但心里却憋着大招呢。
你们要抬着中药价格,那就抬吧。
终有你们求到中医的那天。
随着老太太回到医馆,王忱的生活再次回到正轨。
他又能每天下午去到卫生院做他的研究。
这天王忱来到卫生院,在查看已经用药一个多月的病人时。
发现效果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对于有的病人来说,这个药有明显的效果。
原本的咳嗽,都有着明显减轻,但有的病人却完全没有效果一样。
当然这是从病人自身的感觉来说。
这样的情况王忱是知晓的,这是因为剂量的问题。
他现在给所有病人用的都是相同的剂量。
这就导致有的人,他用这个剂量就合适,所以他有效果。
对那些没效果的,基本都是剂量太轻的缘故。
但王忱又不敢胡乱增加剂量。
这是在做着同研制西药一样的工作。
如果剂量加大,那对于那些用轻剂就可以治疗的病人,剂量就会过大。
而治癌症的药,就没有简单的,都是些迅猛的药。
大毒的药,如果过重同样也会把人毒死。
这也是为什么王忱需要做研究的原因。
不然反正治一个脏器,用的就是那些药,为什么没人研究出来呢?
哪怕王忱有着众多专家帮忙,这依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就在王忱查看没有效果的病人时,旁边一位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王忱说道:
“王教授,这些没有效果的病人,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脓液已经把肺都完全包裹住,药剂排脓的速度根本赶不上,脓液生成的速度。
第二种就是直接排不动。
而那些有效果的,基本都是脓液还没有完全包裹住肺的。”
王忱看着手中的报告,脑子里不断的想着药性组合。
“桔梗现在用到的是30克,这样加到40克,甘草加到20克,看看效果再说。”
听到王忱一次加10克,这位专家有些犹豫。
毕竟那些轻症的患者,不一定能承受这个剂量。
金匮的原方不过是桔梗一两,。
现在的剂量已经超过原方的剂量,还多出了两钱。
“王教授要不我们先只加3克?
主要是看轻症的患者有什么反应。”
听到这话,王忱思索片刻:“轻症的按你说的加,重症的按我说的加。
先分开来,不然我担心他们的身体撑不住。
虽然我们是做实验,但不能不顾病人的生体。
如果剂量太小,还是没有效果,我担心会继续恶化。”
“好的。”
等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离开,王忱才把目光从手中的报告中移开。
转而看向旁边的肺癌医案集,上面各种成因的肺癌都有。
但除开桔梗甘草汤都会用到之外,其他的药症状不同,用的也不一样。
之前和老太太一起定下的方子,在现在看来也不太合适。
不是说老太太水平不行,而是老太太和王忱的思路是一样的。
都是在往治好的方向在配伍。
但有的病人他可能没有并发症,加入了治并发症的药,对这种病人来说,就是问题。
只是一个肺癌的处方,王忱就费尽了脑细胞,也不知道,医圣是怎么写成伤寒杂病论的。
在思索良久之后,王忱放下医案和推演的草稿纸。
起身去往三楼。
萨尔曼见到王忱上来,整张脸上满是笑容。
只从王忱改换处方后,他眼睛看不清和心脏悸动就消失了。
水肿也已经消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都是你惹的祸,哼,原本一两百块一公斤的东西,现在翻了十倍。
按你说的,我现在开一副酸枣仁汤,就得一百多块了?”
王忱低着头,他能怎么办?这事儿怪他的话,他冤枉呀。
不过王忱并没有找借口,反而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不然现在可能这个价格还会翻翻。
王忱没有说话,所以老太太叹了口气,她也知道这其实不怪王忱。
想要让中医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就需要治疗这种受关注的人。
和这种被称之为绝症的病。
所以不管是不是王忱治好的坎贝尔,都是一样的结果。
就算换一个人来用中医治好坎贝尔,那中药材涨价都是必然的。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就是更多人知道,中医中药是能治病的。
而且是能治大病的。
而且药材涨价也会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业。
想要一个行业兴旺,最主要还是看它能不能赚钱呀。
不能赚钱的话,再好的行业也兴旺不了。
都没有人参与,怎么可能兴旺起来?
除非国家出台政策,国家出资大力发展。
但现在的政策都是限制中医的,还谈什么大力发展?
想通以后得老太太,语气缓和下来:“行啦,尽力就好,这事儿也不能怪你。”
“师父,我知道的。”
王忱虽然嘴上这么回答,但心里却憋着大招呢。
你们要抬着中药价格,那就抬吧。
终有你们求到中医的那天。
随着老太太回到医馆,王忱的生活再次回到正轨。
他又能每天下午去到卫生院做他的研究。
这天王忱来到卫生院,在查看已经用药一个多月的病人时。
发现效果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对于有的病人来说,这个药有明显的效果。
原本的咳嗽,都有着明显减轻,但有的病人却完全没有效果一样。
当然这是从病人自身的感觉来说。
这样的情况王忱是知晓的,这是因为剂量的问题。
他现在给所有病人用的都是相同的剂量。
这就导致有的人,他用这个剂量就合适,所以他有效果。
对那些没效果的,基本都是剂量太轻的缘故。
但王忱又不敢胡乱增加剂量。
这是在做着同研制西药一样的工作。
如果剂量加大,那对于那些用轻剂就可以治疗的病人,剂量就会过大。
而治癌症的药,就没有简单的,都是些迅猛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