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大叔直接敲了儿子一记烟袋锅,骂道。
“胡说什么,吴管事一家以后都是自家人了,先生把他们都挖过来了。吴管事要去京都,给先生打个前站,以后先生过去考试总要有地方落脚啊。”
刀老二被敲的头疼,赶紧护着脑袋,“哎,爹,我错了,我说错了。”
“知道错了就行,先生有本事,以后家里的产业肯定会越来越多,咱们村里人只有力气和忠心,但没什么本事。”
刀大叔叹气,又道,“像吴管事这样的,家里肯定还会添不少。咱们要比,咱们肯定是比不上,但咱们只要对先生一心一意,别玩心眼儿,先生肯定不会亏待咱们,懂吗?”
“懂了,懂了!”刀老二赶紧点头,那个模样惹得刀大叔手痒痒,还想敲他。
“不管你真懂假懂,都给我记住了,别玩小心眼儿。真是让先生烦了,以后去京都不带你,你都没地方哭去。”
刀大叔假意要踹儿子,刀老二几步窜进门里,“爹,先生走到哪里,我都要给先生做管家呢。”
“管家?我看你还是先管好自己得了!”
刀大叔瞪眼,还要骂人,结果刀老大却走了过来,憨笑着上前说道,“爹,我想跟着进京去做生意。”
刀大叔瞪眼,真是更头疼了。
“你一个榆木疙瘩,跟着进京有什么用?你留在家里种地还行,进京做买卖,不得把自己卖了啊。”
刀老大却不怕老爹骂,努力解释着,“爹,我家孩子都大了,孩子娘也忙。我闲着无事,庄子种地也种完了,就想跟着去京都长长见识。万一不行,我再回来。”
刀大叔一向心疼这个老实的大儿子,见他说的诚恳,也不好再骂人,就道,“你等我问问先生,看看先生要派谁去京都再说。”
“好,谢谢爹。”刀老大乐颠颠走了,不知道是不是找媳妇儿报喜去了。
刀大叔背着手,也去找老伴抱怨几句。
刀大婶倒是看得开,一边摘菜一边笑道,“老大这是心里没底了,他媳妇儿琢磨出了孵鸡仔,姑娘和先生都很看重,他怕以后压不住媳妇呢。”
刀大叔眨巴两下眼睛,才想明白儿子为什么开窍了。
“这小子,他怕媳妇儿能耐了不要他啊。”
刀大婶子哈哈笑,“可不是嘛,他愿意去就去吧,大不了回来种地,别给家里惹祸就行。”
老两口算是商量妥当了,刀大叔又去鸡架那边看看。
各家老人闲着无事都聚在这里忙活呢,原本是要编鸡窝,以后扔进鸡架,留着给母鸡下蛋。
但刀大叔自从听说家里要在京都开铺子,夏日时候可能要卖西瓜,他就临时起意,带着大伙儿又编起了装西瓜的圆篓子。
大小不等,数量众多。
西瓜放进去,垫好麦秸和干草之类,只要不翻车,就不怕磕碰。
拔牙,疼得死去活来,扛不住了,今天一更啊,谢谢小伙伴们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