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大叔想起一个人,问道,“大成,你说能不能让那个吴同吴管事,帮忙教几个徒弟?”
简大成也早有这个打算,但不是拜托吴同教徒弟,而是把吴同挖过来。
他就道,“大叔,这事儿我记下了,你别惦记了,我来安排。”
刀大叔赶紧应下,这会儿两人也走到庄子了。
刀大叔去忙碌,简大成就寻了闺女说话。
听说老爹想把吴同挖过来,怡安几乎立刻猜到大半,“爹是想在京都开铺子?先扎个根儿?”
简大成听得笑了,揉揉闺女的头发。
“是啊,两年后我要去京都考试,到时候要落脚住两月,最好提前安排。另外,咱们家的东西都是通过胡家送到京都去卖,到底不方便,获利也少。
“如今我们家也不怕胡家从中作梗,不如自己开个铺子。但家里能额独当一面的人几乎没有,想来想去,只有吴同比较合适,人品也还可以。”
怡安点头,应道,“爹不说,我也要着手安排了。咱们家的山货、毛皮、葡萄露、西瓜,以后还有玉米和土豆等产品,甚至是鸡蛋,猪肉,其实都可以送到京都去。足够开个铺子了!”
“那就开个铺子,最好是前边铺子,后边院子那种,先派一些人过去,熟悉一下京都,等咱们过去,也不至于太陌生。”
“那胡二叔和狗蛋最合适,他们本来就去过京都。”
“他们守铺子还成,论起结交人脉,买卖生意,还是要吴同这样的人。你别管了,等我寻个机会去找胡老爷喝茶,看看怎么把吴同挖过来。”
父女俩商量了几句,老太太就来喊吃饭了。
一家人难得聚的齐全,吃喝说笑,很是热闹。
而这样安宁轻松的日子总是短暂,随着天气一点点转暖,积雪陆续融化,塞北的春天终于走来了。
简大成自然也越发忙碌了,三日四日能回家一次就不错了。
因为李敬大将军的极力支持,新后勤营的框架已经搭了起来。
五百老兵,一千伤兵,直接拨了过来,归简大成分配。
另外还有八个副手,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校尉之类。
这些人里,有李家的旁支,也有戚将军等人的同族或者子侄。
不得不说,他们上边有人撑腰,多少都带了几分傲气。
对于到后勤营地,听从简大成的命令做事,这些人都有些不甘心。
但他们也知道,后勤营以后会因为屯田,变成戍边军的根基。
他们只要坚持下去,即便他们行军打仗不成,戍边军也总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甚至他们也许还有在大帐里有说话的资格。
所以,他们即便暂时对简大成没有敬服,还能做到听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