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驻守边关多年,为南周尽心竭力抵抗蛮人,从不曾有半分懈怠。但我不明白,朝堂那些酒囊饭袋,为何不知边塞重要,居然一次次把手伸向军饷和军粮。
兵卒们没有饷银,没有军粮饱腹,怎么守护边塞,怎么保证他们在京都歌舞升平?”
他的声音不高,却一字一句都是泣血一般,听得简大成心头也是酸涩。
他想了想,应道,“大将军,属下是流民出身,想必您很清楚。所以,属下比旁人多几分固执,任何时候都知道,靠任何人不如靠自己!与其指望朝廷,一次次克扣军粮,为何不自给自足呢?数万戍边军,随便开垦几千亩地,也能保证半年吃饱了?”
大将军摆手,无力应声,还是李峰帮忙解释道。
“先生有所不知道,戍边军要屯田,需要朝廷的旨意。大将军已经上过几十个奏折了,朝廷一直在推脱。
而且塞外这边苦寒,种些萝卜白菜还成,种高粱和谷子太耗费人力,边防线本来就长,万一因为抽调人手种地,致使蛮人入侵,就是大罪。”
简大成点头,这同他猜测的差不多,归根到底,还是缺高产又方便耕种的粮食。
他捏紧了手里的盒子,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大将军,我今日就是为了这事而来,戍边军如今的危局,就是因为军饷和军粮,军饷在其次,但军粮迫在眉睫。”
李敬点头,“身为朝廷将军,我自然不想边塞动乱。但吃不饱的兵卒,哪怕不闹事,只要求退伍,对边塞来说也是重创。
守护边塞几十年,谁都不想前功尽弃。但我可以带着兵卒们顶风冒雪,斗严寒,杀蛮人,却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拼命!
说不得...说不得最后就要是人人都不愿见到的结果,逼迫朝廷惩治贪官,再送军粮。但以后我乃至整个戍边军怕是都要被整个朝廷针对。”
他这话说的实在,没有半点隐瞒,许是简大成底子干净,没有任何威胁,又养着邹桓,才让他放下了心防。
简大成把盒子放到大将军手边,打开了盖子。
李敬和李峰下意识低头,都是好奇,“这是什么?”
简大成拿起一个玉米棒子,说道,“这是玉米,一种耐寒耐旱的高产粮食。”
他剥下一粒玉米,托在手心,“这样一粒种子种下地,不需要如何费心耕种,秋日就能得到这么一个玉米棒子。”
李敬和李峰下意识接过玉米粒和玉米棒子,对视一眼,都是后知后觉的倒吸一口冷气。
“这么大的玉米棒子,只是一粒种子种出来的?”
“是啊,“简大成点头,“若是二位不信,可以问李师傅。我们家里种了三亩地,秋日时候还是他帮忙收割的。春日种下八斤多种子,三亩地收获这样的玉米棒子两千多斤,去掉中间的玉米芯,也剩了一千八百斤。
“玉米粒磨成粉,比高粱面好吃,贴饼子熬粥,味道好又顶饿。而且玉米秸秆可以喂牲畜,玉米芯子和玉米根都可以当柴烧。可以说,种下去,只要长出来就全身都是宝。”
李敬和李峰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了,别的都听进耳朵,只有那三亩地,一千八百斤,也就是说亩产六担多!
李敬激动地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抓了玉米棒子颠了又颠,甚至扒了几粒塞进嘴里。
没有任何苦涩,咬碎之后像麦子一样有些粉,甚至带了一丝丝甜味。
这绝对是好粮食,甚至不需要像稻子麦子高粱一样脱皮!
“简先生...”李敬嘴皮哆嗦了好半晌才问出一句,“当真亩产有六担!”
简大成点头,“这是最保守的估计了,若是照料的好,粪肥跟上,应该还可以更高一些。”